在水族馆与海豚告别从古代神话图腾,到现
在法国的海洋馆里,你不用再排队等待海豚亲吻你的脸颊了。除了现有的这些只以外,你也再不会在动物园或水族馆里见到更多的海豚和鲸鱼了。 本月初,法国环境部通过了一项新规定,除了目前在已授权的海洋馆里生活的逆戟鲸和宽吻海豚外,禁止其他一切圈养海豚和鲸的行为。另外,规定还要求目前饲养海洋动物的泳池面积要“增大至少%”,以加大这些动物和游客之间的距离,禁止这些动物与观众直接接触。规定还同时禁止在泳池水中添加氯气。 法国5家动物保护组织在联合声明中说,此规定的通过是法国“历史性的进步”,这意味着饲养、交换和进口这些海洋动物的行为终将结束。 心里是遗憾还是欢欣,或许取决于你对于海豚这种生物有多少了解。你或许正身穿着一件海豚T恤或佩戴着一条海豚项链,你或许曾热衷于海洋乐园的海豚秀和电视上的海豚表演,你或许曾因纪录片《海豚湾》呈现的残暴景象而倒吸一口凉气……从古代的神话图腾,到人类的油脂来源,再到娱乐节目主角,海豚对人类而言究竟是什么?如果你已意识到海豚正亟待保护,其背后原因,只是因为觉得海豚长得可爱,还是已认识到人类对这种海洋高级哺乳动物的囚禁和伤害有悖于道德,并且影响到了整个海洋生态环境? 古代海豚传说 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古希腊正处于青铜时代晚期,他们有一片美丽的墙壁,上面画满了蓝色的海豚。这个年才被挖掘出来的迈锡尼古文明遗迹,成为了人类与海豚交往史的见证。 克里特的海豚壁画 通过海洋积累财富的古希腊人热爱海豚,有海豚在船只后面追逐被视为一种吉兆,海豚也被纳入了他们复杂的神话体系里。 在希腊传说里,海豚是海神波塞冬的使者,曾经帮他找回了逃到大海尽头的女海神安菲特里忒,由此促成了他俩的婚姻——作为奖励,波塞冬把海豚变成了天上的一个星座——海豚座。 海豚也是爱神阿芙洛狄特的象征和祭品,代表着她来自海洋,许多阿芙洛狄特的雕塑旁都会配备一只海豚。她的儿子厄洛斯,也就是那个长着翅膀手持弓箭的丘比特,也常常身骑海豚登场。 身骑海豚的厄洛斯 但牵线搭桥还是副业,不管在现实里还是神话中,海豚和人类最密切的互动依然是通过救人来完成的。 传说酒神狄俄倪索斯有天被一群海盗绑架了,他们误以为他是一个富家公子,想勒索他。狄俄倪索斯神力发作,桅杆和船帆上长满了葡萄藤蔓,船桨变成了巨蛇,几个海盗吓得直接跳海。狄俄倪索斯怜悯他们,于是将海盗们变成了海豚,让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救人还债。 中世纪以后,神话传说式微,但人们仍然把海豚视为神圣友好的象征,它们开始出现在家族纹章和国徽上。 如今法国南部的行省多菲内(Dauphiné)在法语中就是“海豚”的意思,当地人被称为“海豚人(Dauphinois)”。14世纪以前,它被阿尔邦伯爵(CountsofAlbon)家族统治了多年,一直使用海豚作为纹章;年,多菲内加入了法兰西共和国,但有一个条件是:法兰西王国的皇太子必须使用多菲内称号,也就是“法国的海豚(DauphinofFrance)”。 多菲内的旗帜 和海洋相伴为生的人们热爱神祇与图腾,大海的变幻莫测让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所依凭,能够仰仗的只有魔幻的力量,而海豚是他们身边最实在的安全保证。 在依赖海洋生存和开拓的时代里,海豚是神圣不可触犯的,伤害海豚被认为会给水手们带来厄运。 海豚救人之谜 人们对海豚的热爱超出了普通的海洋生物,甚至有许多人认为海豚是人类的祖先。这一方面是源于海豚对人类的主动亲近与帮助,另一方面也因为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许多海豚救人的故事。 在到年间,在新西兰的库克海峡,有一只叫PelorusJack的海豚在当地出名了。Jack常常在那附近最危险的法兰西隘口徘徊,只为引导路过的每一艘船避开激流和暗礁,安全通过隘口。 对PelorusJack的报道 据当地的渔民说,PelorusJack并不住在隘口附近,也不会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自己在隘口边逗留,它是专程来帮助行船的。 人们不仅为这只海豚取了名字,新西兰政府还在年立法,规定不许伤害PelorusJack。法律直到年Jack突然消失才失效,但这也使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被立法保护的海洋生物。 在年,发生了一件更惊人的故事。一名叫Endris的小伙子在蒙特利尔海滩边冲浪时,收到了大白鲨的攻击,结果一群海豚游过来,它们围成一个圈保护着Endris,把大白鲨拦在外面。“我觉得它们正在不停地越过我的头顶、往我身上挤,它们差不多围成了一面墙,堵在我和大白鲨之间。” 生态和海洋学家MaddalenaBearzi在一次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事件。那天,当她和她的研究团队正在海岸边对一群瓶鼻海豚进行喂食和日常研究时,其中一只突然离开,冲向海中间,其他海豚也很快跟上。 海豚研究学者MaddalenaBearzi 这群海豚在离海岸线三英里处的地方停下了,围成一个圈守着什么东西。Bearzi带人过去的时候,发现它们围着一个溺水的女孩儿,他们赶在最后一刻救起了她。 至今没有科学家能够成功解释海豚救人的原因。有人认为,海豚经常救助其他受伤的同类,救助人类对它们而言只是顺手为之;也有人把它归结于海豚的好奇心和高智商带来的同理心;也有科学家彻底否认海豚有救人的习惯,认为这只是个体的偶然行为。 海豚馆的出现 不论真相如何,人类背叛了海豚的示好。 19世纪60年代,当欧洲人开始征战全球的时候,海豚也变成了他们征服的目标,北美和欧洲的沿海地区开始捕猎海豚。 年,世界上第一家海豚馆“海洋工作室”在弗罗里达州对公众开放,由此也开启了一段长达30多年的海豚表演热潮。在“海洋工作室”,人们发现海豚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通过训练让它们展示杂技。于是,海豚的命运从“囚徒”变成了“劳工”。 相关的娱乐产品很快相伴而生,年,美国电影《海豚飞宝(Flipper)》的上映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海豚热浪潮。片中小男孩与海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在片外,更多的人们涌向海洋馆,迫不及待地要与海豚亲密接触——于是,更多的海豚从海洋里消失,进入了人造的泳池和水缸。 《海豚飞宝》剧照 《海豚飞宝》中的海豚主演Mitzi在电影放映之后大红大紫,接连又在同名电视剧版中担任了两年的主角;最后由于过度劳累,Mitzi在14岁的时候死于心脏病——而像Mitzi这样的瓶鼻海豚,在自然状态下的平均寿命是45到50岁。 瓶鼻海豚一直是海族馆和海豚表演里的热门动物,它们平均寿命长、通人性、易于管教,但这些优良品质也是它们一生灾难的来源。海洋馆里生存环境闭塞,严重拉低了它们的平均寿命——关在水池子里的瓶鼻海豚,大多只能活到20岁左右,便英年早逝。 而这也是海洋馆最为人所诟病之处,他们禁锢了海豚的自由,而这种禁锢对于海豚这类高智商生物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这会严重损害它们的健康和寿命。 根据PETA的资料,海豚在野外每天会畅游一百多公里,人类所建造的海洋馆对于海豚来说,就相当于把人关在浴缸里;而海豚最依赖的声呐系统,在野外用于判断外界物体的形状、距离、位置,然而在水池里发出的声呐只会被墙壁反弹,相当于人类失去了眼睛——这样的折磨常常让海豚发狂。 表演中的海豚 美国国家水族馆巴尔的摩分馆在年刚开始运营时,海豚相继死去,最后发现是水池的过滤系统噪声太大,要了海豚的命。 尽管当代水族馆在给海豚续命上下足了功夫,但很少有人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闻白海豚或来自内伶仃洋已找不到归路
- 下一篇文章: 穿汉服去日本旅行也被喷李小璐和小甜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