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福州连江道澳村的花蛤养殖户在退潮后,发现滩涂上有两条“海豚”搁浅,便耐心拖到水位较高处,往其身上泼水,一直待到两个小时后涨潮,确保“海豚”回归大海,养殖户才离去。在救助过程,“海豚”还冲村民“咧嘴眯眼”笑,萌翻众人。

我省海洋渔业专家表示,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属于濒危物种。

56岁的林培贵夫妇在连江道澳村养殖花蛤多年,2月20日下午三点半退潮后,妻子林娇妹发现滩涂上出现两只怪鱼,看着像“海豚”。“小的有几十斤,大的上百斤,搁浅在滩涂。”林娇妹说,她不知如何处理便打电话给丈夫。

“我们在这养殖花蛤已经几十年了,从没见过这种豚。”林培贵看过照片后,猜测应该是海洋保护动物,若通知相关部门可能会耽误时间,便设法先采取措施。

于是,林娇妹根据丈夫的指引,先检查豚身上是否有伤,确认完好后,抓起较小的一只,慢慢拖到大只的旁边。“大只所在的刚好是花蛤养殖场水沟处,水位更高。”林娇妹告诉记者,如果要拖回海面,有几百米距离,可能会造成伤害。虽然豚背大多露出水面,但在移好位置后,她不时往豚背上泼水,以免被晒伤。

现场有村民拍下了整个救助过程,当豚被抓起时,竟“咧嘴眯眼”冲着镜头笑,十分呆萌。林娇妹说,他们担心会有非法分子偷偷抓走,直到两个多小时后涨潮,水位恢复安全回归大海,他们才离开现场。

昨日,记者将事发时的图片、视频发给有关专家看,经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渔政渔监处确认,这两条搁浅的是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濒危野生物种。

专家说,不少人以为江豚只生活在长江流域,但不仅是在长江,在沿海水域,包括浅海湾,红树林沼泽,河口和一些大的河流中都会出现,偶尔会出现在远离岸边的浅水海域。专家介绍,该物种对沙地或软床地区海域有强烈的偏好,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等淡水中生活,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在长江流域江豚十分罕见,近几年在我省海域有出现过几次。

昨日,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渔政渔监处有关人士介绍,连江这两位村民遇到搁浅江豚及时救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渔业部门将对两位村民积极救助放生江豚的行为予以奖励。

同时,渔业部门呼吁广大群众发现鲸豚,切勿惊扰。如果鲸豚误闯渔网或网箱,应第一时间予以无条件放生,否则视为非法捕杀,若是受伤或死亡的鲸豚,应立即报告当地渔业主管部门。

江豚主要特点是没有背鳍,背部自体前五分之二至尾鳍之间有不明显的隆起,隆起上有鳞状皮肤,体型似鱼,长1.2-1.6米,体重-千克,全身灰黑色,头短,额部微突出,眼睛小,尾部扁平,很少跃出水面,仅背脊露出海面。而海豚是小到中等尺寸的鲸类,有背鳍,体长约1.5-10米,体重50-公斤,多数海豚头部特征显著,由于透镜状脂肪的存在,喙前额头隆起。

海峡都市报全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林养东陈海容马俊杰

视频由养殖户林培贵夫妇提供

编辑小华

您可能还喜欢这些

●40年来,福建男子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只为了……

●多株梅花!冬日的鼓山梅里,美成一幅画!

●今日小年!探索福州传统年菜乡宴大厨玩转“古味糟鱼”

●16万株郁金香扮靓福州西湖左海

海峡都市报视频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
中科公益抗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