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去哪儿徒手捞海参,和小象海豚各种水
每年带上家人一起出游几次,是我作为一枚奶爸,给娃妈和娃的最好礼物。 每年给自己一次一个人背包游的旅程,是我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滋养和犒慰。 然而还有第三种可能。一起出游,分开旅行。比如,今年寒假我们的泰国象岛之行。 能够徒手捞海参的原生态海岛,景美人不多,小猴未见惯游客还保留着生涩的野性。我骑了摩托车各种环岛,甚至需自己搬开路上一些大约横了数年的枯木,进入雨林。 而娃,有泰国国际学校老师带着,了解当地风土,认识亲近大象,海豚,海龟等动物。 这个惬意的假期,来自于我的朋友游学妈妈晓芮的脑洞。学游合一的行走课堂。一次非常独特的亲子游体验。 嗯,这也是一篇迟到的游记。海岛的日子短暂,自由,美好。胶片电影的质感,念念于心。 1 象岛是个什么样的岛? 象岛冷门。因为你听过普吉、苏梅、巴厘岛,但很少有人知道象岛。 象岛又很热。因为赵薇、黄晓明等一干明星在那里拍了综艺节目《中餐厅》,又野性又仙气的岛屿画风,让它一下子成为网红岛屿,风光一时无两。 不过,毕竟岛途遥远。曼谷出发,需花6个多小时车程加近1小时轮渡才能上岛,也因此,大把的游客被阻之岛外。 早在几年前,晓芮就踏足过这个绝佳的世外岛屿,一直在挖掘内容和设计线路ing,终于等到让自己满意的亲子游线路出来后,象岛也恰巧火了。 因为形似大象,象岛因此得名。作为泰国的第二大岛屿,当地土著的居民并不多,一万人以内。 我们一行,路途遥遥而来,上岛后,倒有瞬间的凌乱,以为去到了夏威夷。因为岛上的椰林树影下,路边散落的小馆小铺里,多是一张张歪果仁面孔。 好在我行前必做风土人文功课,了解到因为泰国的自然环境和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欧美人士来这里旅居。 很多著名的旅游胜地的基础吃住玩的服务,就是靠着这波欧美旅居人士搭建起来的,有时,甚至能在一条街上看到都是歪果仁经营的店铺的画风。 常年因工作奔波在外的灰妈,就在这样的小酒吧里,一秒钟无缝切换海岛度假时光。 然鹅,大家都想一睹真容的中餐厅,已不是芒果台镜头里的样子。据说,是餐厅老板不喜欢芒果台装修的风格,在节目录制结束后,分分钟要求剧组改回原样。老板,你赢了。 不过,在这种财商为负数的老板身上,也可一窥象岛去商业化的原生态之风。 海岛的玩法,无非泡沙滩,泡酒店。野一点儿的,玩玩滑翔伞,潜水。我们这支遛娃的父母队伍,基本就不做此想了。 然鹅,架不住晓芮是个懂父母的玩家。把酒店挑在了孔抛海滩的centararesort。 海岛四大海滩,各有特色。孔抛海滩最为人少僻静。 酒店临海,有一片私家白沙滩。虽然不是象岛最好的白沙滩,但是足够让我们和孩子沉浸于其中。 尤其是潮退之时,沙滩辽阔,又傍着雨林,别有风味。在这里泡沙滩,自然是各种惬意。 最赞的是,酒店离离岛之近,简直能让岛屿玩家们咂舌。 普吉、苏梅去离岛,哪个不要快艇?在这里,却划着小船儿就能前往。30分钟即达。 离岛往往海水清浅,是浮潜爱好者们的大爱。我们划到最近的离岛时,船边探头就能见着水中游鱼了。孩子随手就从水里抓起了一只海参……巴特,看看就好了,记得放回去。 爱折腾的还可以租个船去更远的离岛,象岛周边有50多座小岛,尽是浮潜胜地。 2 骑着摩托逛象岛 在象岛,不租个摩托出去浪一下,是感受不到生态岛的魅力的。就像在城市里,你不骑个单车,是感受不到城市的人文气息一样。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旅行方式。 远离那些游人们打卡的所谓景点,你才能真正进入这片土地的生活。 真实的部分,或许不会完美,但却有一种美所无法替代的质感,像气味和声音一样,固执而深入地进入你的记忆。 象岛就是这样,因为原生态,所以高颜的度假村和原始甚至显得破落的小镇街道并存。 骑摩托穿过这样的小街道,有时候停下来买杯咖啡,发现店主可能是个法国人。 咖啡的味道也很不错。但你看这个歪果仁,他的脸上写着当地土著那种,混进了海潮和雨林气息的黝黑与自由。 岛上骑行,有几段连续S弯的上下坡路,照片上看不出陡峭,其实很考验勇气。不过,还尚算能行。 岛上野猴也不少。不过不如那些热岛的猴子见多识广,不敢上来欺客,只是静静坐在那里,看上去有些羞涩。 骑出疏林山路,忽然间,眼前就亮了。 旅行最好的地方就是,这样大自然的奇景,总在忽如其来中,毫不吝啬地倾你满眼。好像说,喏,你都来了,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吧!让人登时便,神驰天地间。 继续前行,离开相对成熟开发的西线,来到人烟稀少的东线。 东线水更清,只是没有沙滩,所以尚未开发。稀稀拉拉能看到几个咖啡店和餐厅,可以随时进去补充能量。 比如这家海上的餐厅,进去一个人都没有,独自对着大海喝一杯的feel,其他地方是无法享受的。 骑骑停停,后来进了荒无人迹的山路,路上时有卧倒的树枝、树干。刚开始我时不时下来清理路面,然后继续往前。越往后,拦路枝干们越是粗壮嚣张,渐渐我已难凭一己之力搬开了。 此时天已将暮,手机信号微弱几近失联,虽雨林不远,浓绿处释放着寂静的诱惑,但也不得不依依放弃。归程差点迷路,还是有几分又险又刺激的趣味的。 3 孩子们的玩法,在旅行中探索 麻麻们马杀鸡,美食吃吃吃,爸爸们也各有玩法。不过,象岛之行,玩得最开心,收获最大的,肯定是那帮娃了。 毕竟,这是晓芮精心设计的「行走课堂」,给与父母独自活动的时间,孩子由国际学校的老师带着去探索学习,虽无课堂之累,却有课堂之实。 当然,亲子共渡时光也是有的。 Reign,是本次带队的老师,泰国当地的国际学校老师,精通中英泰三国语言,自带亲切感,招孩子体质。孩子们刚认识她,就什么大事小事都去跟她说了。 Reign的经历也很有意思。 作为一枚纯正的东北大妞,她在国内外国语大学读完教育专业后,因为不完全认同国内的基础教育,所以毕业后干脆独自跑到曼谷的国际学校来当幼教。 后来跟前去探校的晓芮教育理念相投,相见恨晚,两人研发很久,推出了在旅行中去激发孩子探究欲的「行走课堂」。 每条线路的「行走课堂」在地性都非常强,与当地的自然、动物、历史人文深度连接。比如象岛,自然会有象的内容。 如何让孩子们去亲近、了解大象,这种在泰国最常见的动物呢? Reign的设计分为三步: 首先,课堂上先建立初步认知,激发好奇心。 比如设计了很多关于象的游戏互动,让孩子在玩中了解象的相关知识。 为了让孩子感知小象的实际大小,她用幻灯机和小象模型,投射出了真实小象的尺寸。为了让孩子们认知象的重量,还搬出了中华文化中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第二步,让孩子们了解人类与大象的互动关系。 在去和小象海边玩耍的路上,Reign给孩子们讲述了游客在泰国最常见和象互动的方式,骑大象和大象表演。 当得知在大象的身上驾铁架子,会伤害大象的脖子甚至导致过劳死;表演需要用鞭子抽打大象,引导它做出取悦观众的动作时,孩子们一片惊呼,“好残忍啊!” 第三步,当然是真正去和小象们亲密接触了。 这里必须说下,象岛也只有商业化的大象营,铁架骑象、表演是常规项目。晓芮特地了找来了不背铁椅的小象,带到海边一起玩耍。 虽然Reign和晓芮已经让孩子看过和大象亲密接触的各种画面,但当真的零距离时,现场依然一片吱哇乱叫。小灰灰更是扔掉了说好要喂小象的香蕉,直接要求我带她回酒店。 在Reign和父母们的安抚下,有些孩子开始镇定,开始被小象在海边玩耍的画面所吸引。美女妈妈亲自示范下海和小象互动,被小象用鼻子搂住腰和脖子,像小孩子撒娇,十分亲热。 眼前的画面,让孩子们开始尝试与小象接近。 一些男孩开始喂小象和给小象洗澡,虽然大部分的孩子还是呈围观状,但是恐惧感消除了很多。 直到结束后,一群熊孩子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刚才和大象互动的场面,搞的像是他们参与了一样。不过从他们的兴奋劲儿,可以感受到他们已经与这种庞然大物的动物,有了微妙的连接。 从激发好奇的互动式科普,到真实体验的恐惧、喜爱,我喜欢这种课堂的打开方式。 接下去的主题是海豚和海龟。孩子们的畏难系数也呈阶梯式下降。据晓芮和Reign说,之所以从hard模式开始,是有着激发孩子潜力的用意。 海豚基地并不在象岛上,是晓芮在回程中意外发现的一处极其冷僻的公益机构。这里不要说天朝游人,连西方游客几乎都没有。差不多去了就是包场。 晓芮说,特地在行程中安排海豚主题,一方面在那里不仅像普通海洋馆,可以让孩子们摸摸亲亲海豚,而且可以下到水里和海豚一起游泳。 另一方面,这个公益机构收留一些天生就生理缺陷的粉海豚和后天有缺陷的海豚,基地救助人员会和海豚一起通过技巧表演来赚营收。 晓芮希望让孩子们get另一种自助公益的打开方式,而不是天朝式的一味救助。所以,你能从小哥哥脸上感受到自信,而不是一味地献媚。 待到和海豚亲密接触时,因为海豚的体积不如大象,长的也比小象萌态,孩子们很快就消除了不安全因素,反而有不安全感的变成了海豚,在工作人员的重复安全信号释放后,才开始靠近孩子们。 而最令我们没想到的是,跟海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一个泰国海军基地里。 服了晓芮的挖掘能力。一般游人看到荷枪实弹的军人,怎么会想到那里边居然藏着一个海龟保护机构。海军从事公益保护,这画风也有点萌萌哒。 海龟是泰国在旅游开发后,生态遭到破坏的见证者。每年30万只海龟遭到捕杀,还有更多海龟因为生态环境而失去生命。原本近海和离岛都能看到海龟,现在只能去更远的岛上才能看到海龟。 这也是小灰灰体验最深的之处。工作人员会为小海龟们进行每周两次的身体和眼部防护,经过一医院的确认后,它们会被放回大海。 而神奇的海龟们也会循着轨迹在大海深处,沿着漫长的海岸线最终回到它们出发的地方。 如此有爱的画面,神奇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小灰灰。寒假回来后幼儿园的showtell主题,她说的就是海龟保护。 课堂上,她介绍了从小海龟孵蛋,到一步步长成大海龟,最后回归到自己被孵化的原点去繁殖。还指着紫色药水的地方,安利了去海边玩不要涂防晒霜的操作,因为化学成分会让海龟生病甚至死亡。 对于旅行,我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感受了什么,记住些什么,输出些什么。小灰灰在showtell中,愿意分享海龟,因为和海龟的连接更深。 我也没问她为什么不分享小象和海豚,大概也猜到像她现阶段谨慎的个性,恐惧小象的硕大体型,担心和海豚一起游泳掉进水里。但那又怎么样呢,她现阶段就是只小海龟,或许以后能长成海豚,小象。 晓芮和Reign也认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适合无目的的自主探索,这个阶段以多样性的体验为主,所以安排了象,海豚,海龟环节,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孩子的情感改善,团队协作能力。 嗯,无论如何,这段旅程,印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4 今年暑假,跟晓芮继续拔草泰国考艾「行走中的IB课堂」 坦白说,这段行程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要是能在岛上再多呆几天就好了! 那种骑着摩托环岛游荡,或者去海边餐厅吃一顿新鲜海味的日子真是太美好。那种看着家人、孩子在沙滩上跟小象嬉戏,赤脚走进海水的画面真是太难忘…… 不过,旅行也往往因为短暂,因为意犹未尽,才更值得珍惜吧。 高兴的是,晓芮今年夏天除了象岛和另一个冷门仙境仙蓬的线路,还新增了一个我非常长草的考艾行程。 在那里,不去非洲,也能近距离观赏野生动物。还可以探秘世界遗产石宫,住满天星斗下的国家公园小木屋。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通过上次行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晓芮和Reign将「行走课堂」升级为「行走中的IB课堂」,主张赋能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戳入这篇《游学妈妈晓芮为什么要做「行走中的IB课堂」》,了解更多)。 准备暑假去拔草了。 认识晓芮3年,从年我和灰灰就跟她去了清迈体验了第一季的「分开旅行」,然后就成了她的铁粉。 晓芮并没有想通过一次旅行去改变什么,作为一个8岁女儿的妈妈,每一次,她把新踩点的适合亲子游的地点,和自己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的思考,都融汇在每一天的行程里。然后和其他的父母同频、同行。她说要做最懂孩子的游学妈妈。 10年间旅行只去东南亚,每年去东南亚三四次,我和认识她的那些父母,把时间和钱交付给她,是信任她对东南亚这片土地的热爱。潜意识里,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习得她对一件事情的极致热爱和坚持。 这个暑假,晓芮设计的三条「行走中的IB课堂」,都在这里了。 1.象岛-泰国第二大生态岛,跟海豚嬉戏,和小象去海边漫步,去海军基地看海龟保护。 2.仙蓬-泰国人心中的「拜县」,去过的中国人不超过个。在仙境,化身自然精灵,遇见美妙奇境。 3.考艾-不去非洲,也能近距离观赏野生动物。公路上邂逅野象群,晚上长臂猿拎着香蕉来扣门。 灰爸私荐 更多达人父母的匠心产品 点击阅读原文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4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豚故事屋丨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大城
- 下一篇文章: 海豚区块链做时间的朋友B哥浅谈牛顿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