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体更精彩,比阿凡达还魔幻未
如今,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向城市, 农业用地被不断蚕食, 自然资源消耗加剧, 污染严重、碳排放量不断飙升。 这样的城市状态一定不可持续。 未来,城市将是什么样子, 你想象过吗? ▼ 科幻神作《三体》这样描述未来的世界: 城市是存在于地下的一片巨型森林, 一根根细长的树干直插天穹, 树干上都伸出与其垂直的长短不一的树枝, 城市的建筑就像叶子挂在这些树枝上。 而在房屋的墙体,则用上了触摸屏, 各种显示区显示着不同功能的动态图像。 而在经典电影《阿凡达》里, 人类更是飞到遥远的星球潘多拉, 彻底颠覆传统城市模式,开启了新生活。 比利时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勒博 热衷于构思未来城市的模样。 在他看来, 未来城市以生态建筑为核心, 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 实现人类居住和能量补给,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 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 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文森特·卡勒博(vincentcallebaut) 他的设计比科幻电影还精彩。 不信?咱们就跟着大神 来一趟脑洞大开的未来城市之旅吧! ▼ 生态都市 未来的都市, 不再是钢筋水泥的丛林, 而是真正的牛羊成群、 果香满溢的生态乐园。 摩天大楼既是住宅办公区, 也是农场、果园、社区公园。 每天清晨走出家门, 阳光和清风就围绕在你身边。 牛羊们嚼着青草从你身边跑过, 向日葵金灿灿地在远方闪耀。 ...... 蜻蜓农场DRAGONFLY 从蜻蜓翅膀得到的灵感 摩天大楼里的清新农场 这是一个双塔结构的摩天大楼,共有层,“触角”最高处为米,楼体最高处为米,楼体延伸出一对巨大的玻璃钢结构,好似蜻蜓翅膀。 在两个翅膀即两座中心塔楼内分布着大量的温室,处理建筑内空气的循环:冬季,“蜻蜓”翅膀将收集建筑物外部的热空气,并且充分利用太阳能,为建筑保暖;夏季,“蜻蜓”翅膀将通过各层之间的通风空间,外加植物的蒸发作用,从而使建筑物内保持凉爽。 生长在大楼外部的植物根系可以过滤雨水,这些雨水将被收集起来,与楼中废水混合作为有机肥料浇灌庄稼。墙壁和天花板上都设定了栽培植物和农作物的营养床面,设有28个种植区,可以根据季节特点种植不同农作物,同时还可以饲养牲畜和家禽。 除了农耕之用,设计师还在其中设计了公寓、办公室、试验室等。居民与上班族可以在工作生活之余,利用大楼的独特性能,种植些瓜果蔬菜,体验收获乐趣。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DNA双螺旋大楼TAOZHUYINYUAN DNA双螺旋形状的高层住宅 每户都有“空中花园” 陶朱隐园(TAOZHUYINYUAN)位于台北信义区,是CNN评出的“年全球九大最令人期待的新城市地标”之一。设计师希望把“陶朱隐园”打造成全球高层垂直森林的指标性建筑,建筑内外共种植4万余棵树木,并特别设计出“一户一树林庭园”。 “陶朱隐园”的理念核心,在于吸碳、节能、抗暖化,而每层楼4.5度的旋转造型,不只是建筑美学,更可移开户外阳台部分的遮蔽,让树木有更多生长空间,让每一户都拥有自己的“空中花园”。而为成就这酷似DNA双螺旋造型的建筑,在结构上必须克服力学挑战,以创新方式确保建筑的安全。 此外,“陶朱隐园”利用各种自然能源(如地下室自然通风采光、太阳能、风力发电)、新型建筑材料(如可有效阻隔热辐射的浮力通风塔、Low-E复层玻璃)、能源回收设施(如雨水回收、电力回收、厨余回收成堆肥),预计减少75%的碳排放,大厦每年还能吸取逾吨二氧化碳。 这个独具创意的设计项目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开工建设,年11月钢骨主结构已经完成,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这座“创意豪宅”的庐山真面目咯。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天空之城 陆地居住久了, 该是时候上天了。 造一座天空之城, 住进云朵里。 ...... 天空之城HYDROGENASE 梭子状的绿色飞艇是人类的新家园 带你“装逼”带你飞 这群悬在高空的、能够自给自足的飞行器是不是很炫酷?这个设计被命名为“氢化酶”(Hydrogenase),是一座能够生长出绿藻的空中之城。 建筑上半部是一个螺旋花瓣飞行体,是人类居住的微城市,下半部基座则为能够产生氢气的微型海藻农场,同时又是一座电厂,可供应整个建筑体所需要的能源。而发电厂本身,则是依靠人类产生的废弃物作为燃料,吸收和分解二氧化碳成为氢气。 螺旋花瓣飞行体由四个巨大空间组成,各以螺旋形半刚性结构支撑,外壳通过填充氢气以提供浮力。飞艇表面覆盖着柔韧的光电电池,同时光滑的外墙上镶嵌着20个风力涡轮机。建筑内部的空间设有居住用房、办公室、科学实验室和娱乐场所,同时还包括一系列采用生物降解技术的农田,在回收废品的同时能够产生食物。 虽然设计看似天马行空,但相关的技术正在进步完善,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将会亲眼见到飞艇建筑这样梦幻的创意真正被实现。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海洋之家 如果天空是梦想, 那么大海就是家。 未来,就回归海洋吧。 和海豚做邻居, 让水母当宠物, 珊瑚礁装点后花园, 在海底, 种出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 ...... 水母城市Aequorea 废弃塑料3D打印建造 可移动的海上“水母城市” “Aequorea”本来是一种水母的名字,建筑师用它来命名一个令人震撼的伟大构想——用废弃塑料3D打印建造的海底城市。这座“水母城市”不仅可以容纳人居住,还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大大减低地球的碳排放量。 整座城市是由一个个海螺形建筑物组成的,建筑底部可以延伸至海平面米以下。从空中俯瞰,建筑就像一个多触角的水母栖息在海面上,周边围绕着4个小码头便于船只接驳。 每个“水母”可以容纳多达20,人,通过东南西北四个码头进入,“水母”表面长满了绿色树林,整个建筑扎根在一个直径米的浮动穹顶上。 空气可通过浮力通风塔或者补氧站实现自然更新,食物来源于珊瑚礁、农耕及渔业捕捞。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海上百合Lilypad 海陆双栖超级城市 海面绽放的百合花 整座城市外形呈圆盘形状,直径达到米,上面修建有一些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高低不等的流线型建筑,从空中俯瞰,整座城市外形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一朵盛开的百合花,而且这些或高或低的“花瓣”还可以自由组合,和中央区域可以拆分。 这是一个真正的“双栖海上城市”,城市的上半部分露出海面,与陆地建筑无异;而整个城市的下半部分则浸没在水下,令它犹如船只一样,可以在海面上四处漂流,在海洋中悠然“行驶”。 水上部分所有建筑外立面都采用特殊材料,可以通过吸收阳光产生光合作用形成能源。而巨大湖泊除了美化环境外,还可以通过搜集并净化雨水为居民提供生活淡水。水下部分将养育大量自然海洋浮游生物和植物,它们可以吸收分解海上居民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弃垃圾,并将之转换成有用的氧气和电力。 这座可以自给自足的智能型生态人工岛,将太阳、风和潮汐等自然能量巧妙地转换为人类生活所能利用的能源,同时,城市在漂浮过程中又可利用海水和城中的植物产生自然的生态效能,使城市实现无污染和零排放,成为真正的逃避生态灾难的“诺亚方舟”。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珊瑚礁魔方岛CORAREEF 魔方般排列组合,波浪状蜿蜒伸展 海上生态岛 设计采用“矩阵式组合屋”的形式,犹如魔方组合,打造一个三维理念且在能源上自给自足的生态岛,灵感来源于珊瑚礁衍生和有机组合方式。 设计理念十分简单,城市由集装箱般的预制单元模块组合而成,模块由金属结构及热带木材组合成。然后将这些模块分成两列交错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两列水平平行且垂直交错的波形社区。交错的架构保证了充足的日光照射,使得每户家庭可拥有自己的庭院,且产生的废物可作为混合肥料种植蔬果。 社区最下层的地下空间和建筑设置防震系统,且蜿蜒的波状造型有利于减缓地震带来的损害。如果遇到海啸,还可以通过系统解除模块间的串联,每一间房子可以单独漂浮在海上。 利用海水表面的高温与深海的低温所形成的温差而产生海热能源,利用水力涡轮机将海域附近洋流产生的动能转化成电能,还可以通过安装在屋顶的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在庭院内安装螺旋风力发电机以满足社区的用电需求。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 都来源于永不停歇的想象力。 未来,是一场科技和文化, 人类与自然的接力赛。 寻求对自然更好地保护, 对能源最有效的利用, 这才是未来城市的解决之道。 最后做个小互动吧, 你最喜欢哪个未来城市设计呢? 投票参与,还可留言评论告诉我们哦! 本文由来也股份创意编译,转载请注明 图片来源vincentcallebautarchitectures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fbfw/1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揭秘运鲨涉事企业福州宏龙隐身为中概股平
- 下一篇文章: 纪录榜世界9大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