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天气晴朗,海面平静。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广科院机器人学院和北理工珠海学院白海豚研究中心等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保护区日常巡护和资源监测工作。巡护和科研人员顶着烈日,拍到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视频。此次工作首次携带无人机进行高清视频航拍,收获满满(无人机视频待转码制作后发布)。

巡护船艇在港珠澳大桥中国结塔北侧、西人工岛北侧以及东西人工岛之间航道处均发现中华白海豚在附近活动,数量共有10多头。此次巡护发现的中华白海豚大多数身体为粉红色,目测年龄约30多岁。部分白海豚身体为灰黑色,年龄较小,估计约10多岁。同时还拍摄到多头中华白海豚“老少”同游的相片,其中一头老年中华白海豚身上多个位置估计被高速船螺旋桨打伤,尾部伤痕累累。

7月22日拍摄的中华白海豚视频

无人机拍摄

工作团队合影一头老年中华白海豚中华白海豚“老少”同游尾部伤痕累累的中华白海豚中华白海豚清晰的背鳍中华白海豚俗称白忌、白牛、白海豚,被粤、闽、港、台、澳等地渔民誉称为“妈祖鱼”“海上大熊猫”,是海豚动物中我国现存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珠江口海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栖息活动着资源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种群世代比较完整,拥有婴年期、幼年期、少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全部6个世代。如果您想成为白海豚保护志愿者,请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fbfw/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