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海人,常年出没于波涛之间,从而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习俗,代代沿袭。甲子讨海人信奉天后圣母——妈祖。每年正月年假开海第一次出海,要到东宫妈祖祷拜,祈求出海捕捞风平浪顺,鱼儿满载。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圣诞,这天东宫码头妈祖庙更是香火兴旺。

◆◆◆

讨海人有所崇奉也有趋利避害的宜忌,造新船,要择日看时,安龙骨之后,要取银制女人头鬃插上银花,放在龙骨上,称“压槽母”,象征“金银头罾”。船要装两个龙眼,有的饰龙纹银元或铜元图案,寄意出海“两眼见银”。渔具忌妇女跨踏,家中有人产育便要用五谷种子和策草水喷洒渔具,以清秽气集吉祥。

渔民吃鱼也有禁忌,吃了一边不能翻过那边,要将骨脱去再吃下边,偶而翻转,也要说为“顺过来”;汤匙也不能翻覆盘边。

◆◆◆

甲子讨海人把海豚叫做“义鱼”。据传,南宋末期,宋帝呙逃难于甲子,途中遇风翻船,君臣沉入大海。幸好一群海豚游来,把他们托上海面,安全到达甲子所。因此,宋帝呙封海豚为“义鱼”,并授与“绫网缠不住,钓钩钓不起”的特权。甲子渔民在海上捕鱼,遇到海豚,往往避开。渔网偶而缠上它们,便被它们撕咬得四分五裂,连其它鱼虾也逃得一千二净。这便是“乌鹅白鹅,从有掠到无”这句俗话的由来。久之,不捕捉海豚便成了甲子讨海人的习俗。(网络整理)

?推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fbfw/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