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苦苣苔的奇妙世界
近日,位于北京植物园热带展览温室内的“苦苣苔植物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很多朋友可能对于苦苣苔植物不是很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苦苣苔的奇妙世界吧! ▲图片提供:王昕 ▲图片提供:王昕 从非洲紫罗兰说起说起苦苣苔,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皱眉头:那是什么? 但是说起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ionantha),大家也许就不怎么陌生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它开始说起。 ▼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ionantha) 非洲紫罗兰的历史要追溯到年,时任非洲坦桑尼亚的总督沃尔特·冯·圣保罗(WaltervonSaintPaul)在乌森布拉山脉发现了一种开蓝色花的植物,十分喜欢,于是将种子寄给在德国的父亲。 ▼沃尔特·冯·圣保罗(WaltervonSaintPaul) ▼位于坦桑尼亚的乌森布拉山脉 热爱园艺的父亲对其繁殖,并赠送一部分给德国王室植物园的园长温德伦。为了纪念发现者,非洲紫罗兰属名为“Saintpaulia”。种名“ionantha”在希腊语中“似紫罗兰”,因为它开的花像极了当地的紫罗兰。 ▼似紫罗兰的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 年,非洲紫罗兰首次在植物园亮相,引起轰动。从此,它的园艺之路被开启。如今,非洲紫罗兰在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瓣型、株型等方面发生了巨变,如花色从最初的蓝色到今天的红色、粉色、白色、紫色、紫黑色、绿色、黄色等,还有各色的镶边、喷点花、日内瓦、指模印花等。截止年,正式登录的品种已经超过3万种。非洲紫罗兰集花叶姿韵于一身,且耐荫,故被冠以“室内花卉之王”的美誉。 ▼缤纷多彩的非洲紫罗兰 ▲图片提供:花友“莫问” 其实,非洲紫罗兰只是苦苣苔植物里的沧海一粟,那里还有更多缤纷绚烂、新奇有趣的植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投入“苦海”吧! ▼非洲紫罗兰图谱 走进苦苣苔的世界1.什么是苦苣苔? 苦苣苔是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的简称,约有属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热带及温带地区。大多数苦苣苔是多年生草本、灌木、藤本,少数是一年生草本和小乔木。 ▲图片提供:王昕 2.苦苣苔科植物如何分类? 一般分为苦苣苔亚科(Cyrtrandoideae)和大岩桐亚科(Gesnerioideae),前者包括非洲紫罗兰属(Saintpaulia)、石蝴蝶属(Petrocosmea)、报春苣苔属(Primulina)等;后者包括艳斑苣苔属(Kohleria)、大岩桐属(Sinningia)、垂筒花属(Smithiantha)等。 ▼堇兰图 ▼堇兰图 ▲图片提供:王苗苗、花友“莫问” ▼大岩桐图 ▲图片提供:花友“莫问” 3.常见的苦苣苔有哪些? 苦苣苔争奇斗艳,不少已成为花卉界的宠儿,如“室内花卉之王”非洲紫罗兰,“世界花展主角”堇兰(Streptocarpus),“欧美流行窗台花”大岩桐,“迷你界宠儿”迷岩,“畅销垂吊花”口红花(Aeschynanthus),“火焰紫罗兰”喜荫花(Espiscia),“猴面蝴蝶”长筒花(Achimenes)等。 ▼玻璃瓶内的迷岩 ▼三色口红花(Aeschynanthustricolor) ▼“火焰紫罗兰”喜荫花(Espiscia) ▲图片提供:花友“Yanglot” ▼“猴面蝴蝶”长筒花(Achimenes) 4.中国有苦苣苔植物吗? 有,且全部为苦苣苔亚科,约58属种,占总属数的1/3还多。因此,中国是苦苣苔亚科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而且,苦苣苔科在中国的特有性极为突出,以27个特有属成为中国特有属最丰富的一个科。 你所不知道的苦苣苔世外隐士: 大多数苦苣苔分布狭窄、生境隐蔽。它们或生长在悬崖峭壁、天坑、溶洞,或在热带雨林的树枝上,甚至在瀑布水帘背后,堪称“世外隐士”,如石蝴蝶就是一种典型的溶洞植物。 ▼悬崖峭壁上的报春苣苔(Primulina) ▼石缝中的光萼汉克丽亚花(Henckeliaanachoreta) ▼阴暗潮湿处的紫叶单座苣苔(Metabriggsiapurpureotincta) ▼溶洞中的石蝴蝶(Petrocosmea) 体态各异: 在苦苣苔的世界既有大巨人又有小矮人。在大洋洲的新喀里多尼亚,贵冠花属的小乔木高可达15米。在我国西南分布的攀援吊石苣苔(Lysionotuschingii)茎可达9米,而石蝴蝶属植株还不到5厘米。另外,这里还藏着一个“动物世界”: ▼金鱼花(Nematanthuswettsteinii)与金鱼 ▼鲸鱼花(Columnea)与鲸鱼 ▼花猫(Kohleria‘ClownPrince’)与猫 ▼白天鹅(Alsobiadianthiflora)与白天鹅羽毛 ▼海豚与海豚花(Streptocarpus) ▼牛耳朵(Primulinaeburnea)与牛 药用价值高: 该科植物蕴含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热带美洲的印第安人用金红花属(Chrysothemis)、金鱼花属的植物治疗毒蛇咬伤。在哥伦比亚,艳斑苣苔属一些植物用来治疗肝炎和肾病。在中国,有多种药用苦苣苔植物,如降龙草(Hemiboeasubcapitata)可治疗湿热黄疸、咽喉肿痛;吊石苣苔(Lysionotus)可治疗淋巴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 ▼吊石苣苔可治疗淋巴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 ▼降龙草可治疗湿热黄疸、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更多丰富多彩、奇妙有趣的苦苣苔植物尽在北京植物园热带展览温室!此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20日,小伙伴们赶快抓紧时间约起来吧! ▲图片提供:王昕 /本文作者:王苗苗(北京植物园工程师) /未添加水印图片均来自网络 北京植物园 .9.1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fbfw/8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挖沙看海逛乐园的宝地比厦门好玩比三亚便
- 下一篇文章: 劝告大家身体被香烟ldquo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