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当年这部火爆全国的动画片,为什
今天是年9月8日 这是馒头说第篇文章 年9月8日 褚志祥逝世 1 年9月8日晚,一医院因病逝世,享年74岁。 他叫诸志祥,这个名字,知道的人肯定不多。 但如果要说到他的一部作品,说一句“家喻户晓”,一点也不夸张。 那部作品,就叫《黑猫警长》。 2 诸志祥,年出生于上海。 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人们的思想也开始慢慢开始变得开明起来。那一年,40岁的诸志祥决定在儿童文学上有所作为。 “那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头就是‘从前大山里有个老奶奶‘,然后再编写故事.”诸志祥后来这样回忆,“这么老套的故事,小孩子兴趣不大。” 那么怎么能引起小孩的兴趣呢?诸志祥决定创作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在查找了大量资料之后,诸志祥圈定了三种动物:熊猫,老虎和猫。 选熊猫,是因为它是国宝,样子可爱,孩子喜欢,但诸志祥认为它行动笨拙,不适合当警察。 选老虎,是因为老虎威猛,有力量,但诸志祥又认为它缺少智慧。 最终,诸志祥选择了猫,并把自己的这部创作取名为《黑猫警长》。 诸志祥创作的《黑猫警长》当年火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年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黑猫警长》,卖了多少本?万本。 这个数字,在今天的出版社编辑眼里看来,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但如果没有另一个人,说实话,诸志祥的《黑猫警长》未必会像现在这样成为我们几代人一个共同的回忆。 如果说诸志祥是《黑猫警长》的“生父”的话,那么这部作品其实还有一个“养父”。 这个“养父”的名字,叫做戴铁郎。 3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决定将《黑猫警长》改拍成动画片。 但后来人们才知道,改拍这部动画片,源自一个导演自己的坚持,在厂里没有给他搭班子的情况下,他自己撰写剧本,自己设计场景。 这个导演,就是戴铁郎。 年,《黑猫警长》播映了已经制作完成的两集,分别是《痛歼搬仓鼠》和《空中擒敌》(熟悉这部动画的读者,脑海中应该可以立刻浮现出这两集的画面)。 第一集中搬仓鼠搬空仓库的场景,让幼小的我第一次认识到“分工协作力量大”……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国立刻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黑猫警长》浪潮。 眼看势头喜人,戴铁郎又加紧制作,在年又推出了3集《黑猫警长》:《吃红土的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会吃猫的娘舅》。 这5集一播出,“黑猫警长”立刻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不仅仅是少年儿童,时至30年后的今天,上海的一些出租车司机依旧戏谑称交警为“黑猫警长”,影响力可见一斑。 但是,一个谁也没预料到的结局随之而来: 年,当《黑猫警长》第五集《会吃猫的娘舅》播到最后,黑猫警长和前四集一样,用手枪“砰砰砰”打出四个字:“请看下集”,之后,全国所有急切等待的孩子们发现—— 没有下集了。 就如同当年《西岳奇童》的“请看下集”一样,《黑猫警长》,忽然就没了。 4 这个突然而至的“断更”,成为了多少年来的一件悬案。 根据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整理(主要来自《文汇报》、”“澎湃”等上海媒体),当年《黑猫警长》的“断更”,可能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种说法,是说当时有专家给《黑猫警长》提了批评意见。 有这事吗?有这事。当时有专家给《黑猫警长》提出意见:打打杀杀,不符合传统美学,还有就是类似“子弹会拐弯”这种,不符合科学道理,会误导青少年。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意见,虽然让人莞尔,但毕竟处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提出这些意见的专家还是情有可原。而且,据说后来有专家专门写信向戴铁郎道歉。 最关键的是,专家提出意见是年播出前两集的时候,年又播出了三集,说明专家的意见并不是《黑猫警长》停播的主要原因。 诸志祥和戴铁郎有一个共同点:都很喜欢科技方面的报道。所以当时《黑猫警长》中出现的“气垫摩托”,也引起不少争议 第二种说法,是说诸志祥和戴铁郎打了版权官司。 有这事吗?确实也有。戴铁郎的5集《黑猫警长》,是根据诸志祥的同名作品创作的,所以当时的动画片,每集都给诸志祥署了名,也支付了稿酬。 但是,当动画片一炮打响后,上海美影厂和几家出版社合作,发行了《黑猫警长》的动画连环画,这些作品都没有署名“原著人诸志祥”,而且把文稿费和印数稿酬都给了戴铁郎,总计2.4万余元。 年6月,诸志祥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这侵犯了他的版权和署名权,这可能也是上海第一例著作权纠纷案。 不过,经过调解后,诸志祥和戴铁郎很快就达成了和解,戴铁郎最终赔偿给诸志祥元,诸志祥当庭撤诉。 所以说,版权官司也不是《黑猫警长》停播的主要原因。 5 那究竟是什么,让《黑猫警长》只拍了短短5集? 第三种说法,是因为导演戴铁郎“被退休”了。按照“知乎”上一个热门回答是(应该是记者采访的),戴铁郎导演的原话是: “那天我被叫去人事处,他们递给我一张退休证,说我年龄到了,该退了。那一瞬间我愣住了。醒过神来后,我一句话没说,拿了退休证转身就走。” 有这事吗?有,但也不尽然。戴铁郎的好友、《黑猫警长》的制片主任印希庸说,戴铁郎是拿到退休证一周后才走的,当然,“其他人哪有这个速度,都会再留一阵的。” 印希庸担任《黑猫警长》制片的时候才28岁,当时很多人都觉得那么年轻的人怎么有资格做制片?但戴铁郎力挺他。当时曾让人耳目一新的用枪打出“请看下集”的点子,就是印希庸出的。 不过,根据澎湃新闻记者的调查,《黑猫警长》并不是戴铁郎在美影厂的最后一部作品。后来他还编剧和导演了《森林,小鸟和我》以及《警犬救护队》等,最终是在年9月,以61岁的年纪退休的。 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严定宪(《大闹天宫》的动画设计,《哪吒闹海》的导演之一)曾透露过关于美影厂“退休”背后的那些事儿: “美影厂是国营的制片厂,每年只有分钟的固定配额,整个美影厂有近30位导演,新毕业的不少年轻人分配到厂里干了好多年还没机会独立指导影片。作为老同志,我也是60岁退休就不让我做片子了,我心里也有很多不舍啊。” 但不管怎样,把戴铁郎“退休”作为《黑猫警长》中断的主要原因,似乎也有点勉强。 那么究竟还有什么原因吗? 根据印希庸的透露,《黑猫警长》的停拍,可能和戴铁郎的个人心境也有关系。 印希庸曾回忆:“这个片子那么走红,可是从来没有得过什么奖,厂里压根就没有上报。戴老另一部获得意大利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总统银质奖章的动画片《我的朋友小海豚》,也是阴差阳错之下误寄而得到的。” 而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常光希(《雪孩子》的动画设计)有自己的观点: “从出口来说,《黑猫警长》和大多数美影厂出品的作品不同,并不是一个特别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东西,科普性比较强,但艺术性并不是阳春白雪的那一类。而且它作为一个系列片,更新潮,但在评奖方面并不是太符合那个年代单集影片评奖的一些规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黑猫警长》在年曾获广播电影电视部—年优秀影片奖,其中第一集曾于年获首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金牛奖优秀影片奖、第四集获首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油娃奖优秀影片奖。 第二集那个悲壮的白鸽探长的配音,是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wxtz/6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通知立即全部下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