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看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   一、什么是耳石?   在内耳中的椭圆囊和球囊上,都有一种感受直线加速度的结构,称为囊斑。它的表面有一层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称为耳石。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内耳供血不足、迷路震荡、中耳炎、耳部手术和耳内血管的栓塞等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耳石脱落。如果耳石掉到半规管内,患者坐起、躺下或者翻身转头等体位变化的时候,耳石的移动就会刺激内耳,产生剧烈的天旋地转。   二、易发人群: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特别是中年或老年女性多见。   三、病因   为什么耳朵的疾病可以引起眩晕呢?因为我们耳朵的最深的部分内耳,不但负责听力,而且负责平衡功能。内耳感受人体的位置以及运动变化,再把这些信息输送到大脑。如果一旦内耳出现问题,错误的信息输送到大脑,患者就会感觉天旋地转或者摇摇晃晃,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眩晕。致病因素:内耳供血不足、中耳炎、耳内血管的栓塞、遗传性因素、内分泌紊乱因素、自身免疫因素。   四、症状   耳石症是体位改变而诱发的眩晕,听力正常,没有耳鸣。主要为头部运动在某一个特定的头位时诱发的眩晕,时间很短暂,一般都在一分钟之内。可伴有眼震、恶心、呕吐。患者发病很突然,可在起床时或者在坐位躺下时出现,也有的患者在向一侧转头时出现,比如向左或向右转头,就会诱发出眩晕。患者意识清楚。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   眩晕很容易被当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也容易被误诊为梅尼埃病。其实耳石症在日常眩晕门诊中占很大的比例,曾有报道说93%的眩晕为耳石症或梅尼埃病等引起的。   五、治疗   耳石症虽然痛苦,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目前耳石复位法是耳石症治疗的首选方法,大部分可以一次治愈(有效率可达75%~90%)。   具体就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把耳石从半规管中“驱赶”出来,回到耳石器中。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眩晕了。   耳石症手法复位一般一次见效,个别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才能治愈。耳石复位时,患者没有痛苦,时间很短,一般几分钟就可复位。患者复位时会诱发眩晕,偶尔会发生呕吐,但一般持续时间短暂。复位成功后需休息半小时后再离开,并禁忌开车。复位后七天内最好避免平卧,应该头部适当抬高20度左右,患病的一侧耳朵应向上,避免向左或是向右转头,避免仰头或低头弯腰等动作。   六、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耳石症手法复位看似简单,但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操作,患者不能自行复位,以免发生危险。特别是有严重颈椎病、颈部动脉夹层、严重心脏病的患者需谨慎治疗,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有的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失眠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需要给予相应药物治疗,防止耳石症复发。   得了耳石症也不要过度忧虑,保持乐观的心态,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突然快速的低头、弯腰或快速转头等动作。清淡饮食,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有助于耳石症的恢复。   投稿:徐忠善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wxtz/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