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极冰泳,很多人估计闻所未闻,毕竟在那么冷的地方游泳,总感觉很奇怪,然而我站值友真的做到了,想体验的小伙伴可以参考本文哦,讲道理,这样充实向上的生活方式实在是让人羡慕敬佩哒!

在南极的第八天是最后一天登陆,南极特别给面子,全天天气好爆了!蓝天,白雪,冰山,湛蓝的海水。

第一个登陆地是英国站,曾经是个科考站,现在是一个博物馆,一个礼品店和一个邮局,这是南极少有的能寄明信片的地方。

我出发前就听说,邮局和礼品店已经关闭了,又问了几个代理,都确认了这一消息,挺遗憾的,不能寄一张有南极邮戳的明信片。

不过意外的是,虽然这里已经没有人,不过还有个邮筒,上面贴着告示:放入明信片和邮资(一美元一个),等下一个通航寄到来(也就是今年11月),工作人员回来会很乐意帮我们邮寄,不过可以直接写圣诞卡了,因为寄到就要12月啦!

博物馆展示了早期科考人员的日常生活,各种罐头齐全的厨房,展开的菜谱是煎企鹅肉(ohmyladygaga)。

厕所的昵称是head,里面还有性感英国女郎画报。

当然还有巨大的科考仪器。现在11月到3月初,这里有4名工作人员,打理一切,他们现在已经休假了,不过今年也只有2-3艘船的游客,之后就是寂静的冬季,这里重新变成企鹅独占的天下。

这一天天气太好,于是乎,脱!

先脱掉借来的大好几号的外套(这几天穿着太丑,都没怎么照相),不过瘾,继续脱,光脚在南极的雪地上撒会野!

好像还不够洒脱,于是脱到了比基尼,在这蓝天白雪冰海中,留下了青春的纪念!

我的经典瑜伽po

poseposepose

为啥会穿着比基尼,因为今天还有一项日程,就是勇敢者的游戏:南极冰泳!本来还有点犹豫,因为我的南极大姨妈昨天刚刚走,担心受凉她老人家又回来。不过今天天公作美,体感温度有10度,虽然水还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过心理上觉得ok多了。

脱衣服用了1分钟不到,几乎没有思考,我就冲入水中。我记得我好像是一边尖叫一边跑的,其实入水的小腿和脚感觉还行,不过好像给自己后面壮胆,大家都是这么尖叫着跑的。

一直跑到水到大腿,就一个猛子扎下去,之前的跑步和喊叫,还有小腿传导的温度信号,已经提前调动好了肾上腺素,扎下去的刹那,我似乎都不是感觉很冷。

蛙泳向远处有了几下,掉头,往回游,这时候好像开始觉得疼了,不是冷,就是疼。好像你冬天脚冷时用热水汤脚,会觉得又凉又疼,冷和热到了一定程度,就只有痛感,没有冷热了。自由泳了5下,直接站起来,再跑回岸上,我感觉在水里总共时间也就20秒吧,上来迅速用浴巾擦干,穿衣服。

刚上岸的时候,感觉不到手和脚,全身皮肤木木的,不过穿上衣服后很快就变得很热呼了,还是今天天气给力,一丝风都没有。南极游泳的视频很遗憾没拍下来,我的gopro里的记忆卡又有问题(我出门前在淘宝买的两张都有问题,大家千万不要在那里买了)

第十天,开始返航,又进入了drakepassage德雷克海峡,船又开始颠簸。船上安排了一些讲座来打发时间,而我正好有时间和船上的工作人员聊聊他们的生活。

船上的工作人员一共44人,负责餐厅和清洁的大概10人,大多来自菲律宾,服务的女孩们英文都很好,长得也不错,她们每天要工作8-10小时,一年工作10个月不停歇,之后2个月的假期。

一上船可能就是4-5个月,因为上一拨游客下船和下一拨游客上船是在同一天,有很多工作要做,她们只能轮流下船去港口玩玩看看,几乎是没有机会去南极登陆的。很可惜,虽然她们的薪水不低。

晚餐时间,负责人依次请出那些在船舱底部辛苦工作的船员,像明星一样,在我们乘客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中走过,情景很是感人。让船员们明白,他们的工作是得到感谢的,不管是服务还是被服务,人都是平等的,他们的付出很有意义。

我认为这是很动人的一刻,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如何提高员工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是管理者需要做的,而不仅仅是花钱顾工。

船上的向导大概有10人,他们大多是兼职,他们的全职工作很可能是在大学,做动植物,海洋,历史等和南极之旅有关的研究。他们还需要具备开冲锋艇的技能,流利使用英文,最好还有第二语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船期的要求,选择工作几个旅程,感觉是份很不错的工作呢!

船上的乘客有30多名是walkingadventure的团员,这个组织诞生于60年代末的德国,开始是倡导一家人一起出来走路和野餐的组织,后来辐射到全球,组织会员去各种地方旅行和徒步。

船上大多会员都是古稀老人,有的腿脚都不算很利落,要在中国,肯定是家里蹲的,没想到人家还能来南极,还徒步,这趟他们差不多徒步了总计10公里左右。他们会把每次徒步的公里数累加,有得老太已经累计走了几百公里。

不过鲜有年轻人加入了,照一个美国日裔老太的话说,“现在有电脑游戏和3D游戏,她孩子嫌徒步运动量太大了”。

说到这个日本老太,船上还有2个日本裔的老太,不过她们都是美国出生的,都自认为是美国人,也没有明显凑在一起玩,说明她们都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社会圈子,这样也很好。我们华人总是说,即便移民到国外,也要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要去弘扬民族文化。海外的华人也经常有自己的圈子,相对独立于当地社会。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老北京,我不能完全体会留洋海外人的心情,所以也不置可否,只是希望他们都能过得开心快乐就好。

第11天,回程顺风顺水,提前开到南美大陆,遥望了合恩角。下午有一群海豚到我们船头冲浪,我听到广播就从床上跳起来,冲出去看。曾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潜水时,得与这些海洋精灵近距离接触,它们灵动的身影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再一次看到这种美丽惊人的动物,又一次被它们感动了。

照片来自同船旅友它们跟着我们的船,就是为了玩儿,海豚智商高到它们大部分时间用来取悦自己,和我们人类一样。说到这里,希望尽我微薄之力再普及一下,海洋馆里的海豚都要从小训练,而且海豚很难人工繁育。自然环境中,海豚母亲哺育和教育陪伴幼年海豚的时间很长。

所以,每年日本的海豚湾都会大量捕杀成年海豚,为了捕捉幼年海豚送往全世界的海洋馆(它们非常值钱,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整个海湾在那个阶段都是血红的(想知道详细,请网上搜索纪录片《海豚湾》,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照片来自同船旅友

所以,我以后不会带我的孩子去看海豚表演,我会带她或他去大海看,或者看电视。如果一个孩子在海洋馆接触海豚,他会开心会喜爱,但他会认为海豚应该出现在海洋馆,他以后也会带自己的孩子到海洋馆去看海豚,这个产业就不会削弱和消失,消失的也许会是野生海豚。

照片来自同船旅友

今天还有一件事值得记录:今天一天,有个美国大叔都在人群中穿梭,他在为船上的一个向导募捐。这个向导叫卡罗尔,一位历史学家,和蔼的女士。第一天登录,有位老太下小艇时差点跌入水中,卡罗尔去救她,自己反倒落水了,口袋里的相机进水坏掉了。美国大叔跟每个人诉说这个故事,并且说如果我们捐个几美金,全凭自愿,一起给卡罗尔,也许不够买个新相机,但她一定会很欣慰。几乎船上所有游客都捐了,卡罗尔拿到信封时都感动哭了。

照片来自同船旅友

我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的故事,总有人会想到为她募捐,而且这个人善于表达,不厌其烦地到处游说,让大家欣然掏出钱包,而且主人公是大家喜爱的人,最后结果也很美好,美好的结果还会反馈到每个捐款到人。组织者显然付出很多,但得到的成就感也很大,整个船上客人的满意度和温暖度也提高了。

说到这里,我的南极船宿生活也要结束了。12天成功把自己吃胖了几斤,结识了刘哥韩姐等一干朋友,跟野生动物们亲密接触,也了解了工作在船上的人们的生活。我记住了一位30年的老向导对我说的话:Findyourownwaytobehereagain!南极,我一定会再来的!

WWW.SMZDM.COM

戳阅读原文,看更多南极冰泳体验~

WWW.SMZDM.COM

↓↓↓想买不会买,就上什么值得买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