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烟台栖霞市蛇窝泊镇境内,名字叫做小帽顶。到访小帽顶村,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次从连家庄到大柳家的中途,在经过下马家河附近的时候,在导航地图上,突然显示出一条向西走的小路,通往一个”小帽顶“的地方。这个有特点的名字吸引了我们,于是从大路拐了一个弯,是有此行。

从地图上看,小帽顶村距离大路并不远,但因为山路蜿蜒,实际走起来,要绕相当远一段距离。原本我们的的兴趣是在小帽顶这个有特点的名字上,但进村之后,却很快被另一个题目所吸引,那就是村里的一棵大槐树。

根据栖霞地名资料记载,”帽顶“是附近的山名,明代帽顶的南面先建立了一个村庄,以此命名;到了清代,北面也开始有人落户,逐渐成村,也叫帽顶,为了区分,两者根据前后大小的不同,分别叫做大帽顶和小帽顶。从地名资料的记载来看,小帽顶的建村时间大概是在清嘉庆年间,距今约有两百年的时间。而村里的这棵的大槐树,看起来似乎比建村的时间还要长。

小帽顶村地处山沟当中,整个村庄呈狭长形状,大槐树差不多就在村庄的正中位置。从外面进村,沿着主街一直走,就可以看到。

因年代久远,这棵大槐树的树干已空,树身也向一侧倾斜。在大槐树的另一侧,是一栋石砌的老屋。树根跟墙底已经连在一起,只是因为倾斜的树身才使得树干跟整体的房屋间隔出一段距离。

这是大树靠墙的一侧,因为常年处在阴面,表面长了不少苔藓。

关于大槐树的具体年代,村里老人也语焉不详,参考胶东其他村庄的一些古槐的状态和年代推断,早于清代嘉庆年间(就是小帽顶的建村时间),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在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帽顶村,人们对这棵大槐树颇为崇敬,在树干上挂有不少红绸。

听村民说,不管娶媳妇还是嫁女儿,或是怀孕有喜,喜主都会在这里挂红。数百年下来,这棵大槐树早已成为村庄历史的见证。

当地的人们也都热情好客,看到我们前来,招呼喝点茶水,就是这位阿姨手中提的,听她说,这种淡黄色的“茶水”,就是用大槐树落下的槐花泡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1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