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让山林绿色尽染,让河湖鱼翔浅底……这是美丽钦州的“绿色梦”,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绿色梦”源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渴望。正因渴望,绿色,这个充满希望的词语,也早已渗入钦州市企业发展血脉。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源头减量

提起以前的大型火力发电厂,不少市民的脑海中会呈现出“厂区无处不飞灰,黑烟滚滚,机器喧嚣”的画面。可“零距离”接触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后,市民的固有观念开始悄悄转变。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俯瞰图

清洁的厂区,绿化的走廊,先进的设备……国投钦电的绿色发电、节能减排成果在无意间颠覆着市民心中早有的刻板印象。为了在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并使污染物排放优于国家规定的环保指标,国投钦电先后投入了约15亿元进行超净排放工程建设,以保障电力生产清洁、绿色、高效。

作为北部湾开发建设的动力平台和强力引擎,国投钦电正默默践行着“绿色”誓言。而同在钦州湾畔,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同样将绿色理念融入发展细节。

为了减排降耗,近些年,钦州市致力于钢铁、铁合金行业的问题整改及燃煤锅炉的淘汰改造,且成效已开始显现。今年上半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56%;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59%。

下面这两首童谣分别唱出了钦州红树林、白海豚的美好,也唱出了钦州市“保护碧海蓝天,让白海豚与大工业同在”的绿色发展理念。

“红树林,绿油油,不与花木争芳丘;风吹浪打见本色,大潮消退现风流。”

“碧海蓝天白沙滩,海豚常住好观光。此湾也是海鲜港,渔民大步奔小康。”

绿色生产方式助力循环经济

“万元!”去年6月,前往广西东源木业有限公司抄表的黄青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说:“以前,广西东源木业有限公司每月的电费是万元,自公司进行锅炉改造后,现在的用电量大幅下降。”

东源公司设备经理姜峰涛高兴地说:“不改不知道,改了真是好。锅炉经过改造,用树皮、垃圾代替煤,现在公司每年可以节约标煤吨。”

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进行绿色生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是钦州西北冶金设备有限公司一项重点工作。该公司通过独立研发生活垃圾焚烧炉技术,改造的垃圾焚烧炉可将垃圾的有害物质减到最低。而每台垃圾焚烧炉也可通过高导热棒快速冷却产生的热水,满足约1万人的用水需求。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理当珍惜。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钦州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去年:钦州市加快石化产业园循环化改造,启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岛。而今年:钦州市将继续投入资金万元,开展4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预计节约标准煤吨。

绿色产业链条促进结构调整

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立政》中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因此,全市的经济发展,决不能简单地以GDP来论高低。

广西钦州蓝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是钦州市的一家节能环保型企业,有人把该公司比喻为“怪兽”,“吃”进肚子的是工业固体废弃物,“挤”出来的却是工业原料。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的造纸废渣,金属冶炼厂的电炉渣、矿渣等一般性工业固体废弃物皆是广西钦州蓝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这头“怪兽”的最爱。

优质的活性工业微粉、脱硫微粉及商品粉煤灰等产品便是“怪兽”产出的物品。通过“怪兽”的“吸收”,钦州市工业企业绿色发展链条得以形成。而通过这一绿色链条,全市更多的新增长点得到有效激发。

目前,钦州市已拥有一批节能环保型企业。而借助这些企业,钦州市不仅能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也可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漫漫生态路,壮哉“绿色梦”。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愿钦州市绿色理念能代代赓续;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能成为钦州永恒美景。

本文转自“钦州发布”







































苯酚的危害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