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79955.html

01

古诗三首

大自然因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而成为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争相歇咏的对象。本课选取的三首古诗中,时而飞鸟在空中翱翔,时而虫儿在花间嬉戏,时而鱼儿在水中追逐,时而鸳鸯在沙滩睡觉。看,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这美妙的景色、可爱的生灵是不是也让你心驰神往呢?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领略这美妙的自然风光吧!学习时,重在朗读、背通和想象,要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然后运用抓关键句法,抓住关键词句,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可采用图文结合法,结合课文插图,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句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电子教材

课文知识点

01

学习目标

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02

资料速查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年—公元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苏轼:(公元年—公元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之风,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词人。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曾几:(公元年—年)南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03

会写的字

融:róng(融化、融合、融通)

燕:yàn(燕子、乳燕、燕窝)

鸳:yuān(鸳鸯、海鸳、鸳凤)

鸯:yāng(鸳鸯、鸯锦、鸯龟)

惠:huì(恩惠、实惠、优惠)

崇:chóng(崇尚、崇高、崇拜)

芦:lú(芦苇、芦柑、芦荟)

芽:yá(发芽、豆芽、麦芽)

梅:méi(梅花、杨梅、腊梅)

溪:xī(小溪、溪水、溪谷)

泛:fàn(广泛、泛滥、泛应)

减:jiǎn(减少、加减、减肥)

04

会认的字

豚:tún(海豚、河豚、鸡豚之息)

05

多音字

尽:jìn(尽力)jǐn(尽管)

燕:yàn(燕子)yān(燕国)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曾:zēng(曾孙)céng(曾经)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06

古诗大意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意: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07

问题归纳

1.《绝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春天的景物。“迟日、春风、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可以看出是描写春天的景物。

2.《惠崇春江晚景》从哪些景物可以知道春天来了?你还知道春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的?

从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我还知道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小溪里的冰融化了叮叮咚咚地流淌;杨柳树都开始枝条柔软,接着就是扬出白色的花絮……

3.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诗人看到了杨梅黄了、天晴、绿阴不减,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08

课文主题

《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这首五言绝句,格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画。自然流畅,不露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风神别具。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图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13

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朋友”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曾几的《三衢道中》,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描绘了春天的景物。杜甫的《绝句》展现的初春灿烂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舂景图,诗的后两句对燕子和鸳鸯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构成和谐优美的春色图。《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由江中写到江岸,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的景象,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淸新的生活气息。曾几的《三衢道中》展现了春末夏初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

三首诗诗人抓住“飞燕、鸳鸯、竹林、桃花、鸭子、蒌蒿、梅子、黄鹂”等有代表性的春天的景物,诗意化地为学生展示一幅幅春景图,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课后安排了两道思考题,第一题在读一读,背一背,默一默中,指导学生体会诗人笔下的优美生动的词句,并背诵积累。第二题紧紧围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基于诗句丰富想象,在想象中感知语言的韵味,为表达运用打下基础。

三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优美工整、自然流畅的语言中,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春景中的具体景物,适合学生抓住诗句来想象画面,学习把观察到的景物写清楚,同时能有效引导学生在一幅幅春景图中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本课在单元整合中主要承担感受春天景物的美好,进一步培养思维,在想象画面中学会表达,在朗读、背诵、积累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14

课外拓展

1.描写夏天的四字词语。

烈日炎炎、火伞高张、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汗如雨下、五黄六月

赫赫炎炎、吴牛喘月、火云如烧

2.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

(1)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2)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点缀着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4)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15

写法借鉴

怎样写好春天的景色

1.按顺序写出春天的景物,可按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看到的景物记叙下来。?

2.抓住春天景物最突出的特点来写,要抓住冰雪融化、春风送暖、春雨滋润、桃红柳绿的特点。但不要面面俱到,要把一处景物中给你印象深刻最深的写下来。同时还要描绘春天的颜色,描摹春天的声音,把春天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生动逼真。?

3.融入感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描写时,要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抒发自己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要学会应用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习作更有文采,更生动形象。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教材课后习题

2.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各种花草的芳香。溪边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着湿泥筑巢,春光映照下成对的鸳鸯睡卧在沙滩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首题图诗。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活力,使他们充满了生机。竹林里的竹子翠绿翠绿的,给人一种凉爽、舒服的感觉。在这片竹林的不远处,绽开着几株俏丽的桃花,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欢笑着。在江面上,几只可爱的小鸭在水里游来游去,玩耍嬉戏,那么快活。江岸边长出了蒌蒿,芦苇的嫩芽也刚刚悄悄地冒出了地面。我想: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三衢道中》梅子黄透了的时候,本来应该是阴雨连绵,却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诗人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同步课件

—End—

文章来源:网络,所有图文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fzfs/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