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扒问本体创始人李俊谎言永远是谎言,不
朋友们,大家好,又来到了每周一期的海豚扒问,大家都知道未来一定是区块链技术不断应用在生活中不同场景的时代,而年又是区块链公链的元年。整个区块链最基础的环节就是要有一个可靠牢固的公链,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本体创始人李俊,一起来畅谈一下现在区块链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李俊:本体创始人。计算机学士、通信工程硕士、MBA、PMP。16年IT和Fintech经验。资深的区块链架构与解决方案专家,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之前在国际顶级IT公司和中国大型金融交易所从事技术架构、技术管理、技术规划等工作。参与过多项大规模系统的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多次从头构建起完整的技术团队和体系。 第一扒 海豚:李总好!您之前在国际顶级的IT公司和国内大型的金融交易所工作,您自己也曾透露“在大型机构一切都很好”,那为什么会转战到区块链领域进行创业,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李俊:可以。我觉得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区块链行业是一个幸运的行业。如果在传统的互联网领域进行创业,那肯定会面临很多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巨头的竞争。 区块链行业幸运的是,它首先有自己独特的资本市场,初创企业借此可以高效便捷地解决资金问题。另外区块链和传统互联网两者间的业务模式,其实是有本质性的差异甚至冲突的。如果传统的互联网巨头直接运用区块链模式来开展业务,这意味着用新的去中心化的方式处理原先中心化的成熟业务,这样一来,现在很多的利润点就会消失,这也许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因此不管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时间上,区块链团队或者项目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所以这是很难得的,因而也是极其幸运的。 对于区块链,我个人坚信分布式服务会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好的协作方式。通过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率,所以我坚定不移的看好区块链! 第二扒 海豚:自本体在北美发布以来,在各大知名区块链媒体引起了轰动和热议,有外媒评论:“本体正在做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所以本体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在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李俊:本体是新一代的公链项目,它能解决现实中的两大问题。第一是性能的扩展,除了提供基础的公有链,本体还为企业提供独特的定制服务。通过本体的框架,企业可以定制自己的业务链,并且可以在不同的业务链中运用不同的共识模型。第二个就是在基础层之上,本体还提供了分布式的信任协作层。为了让区块链技术跟线下实体中的各类场景进行结合,所以在这一层,我们系统性的设计了大量的通用性模块(这是别的项目所没有的),比如分布式身份框架,数据交换以及声誉评价体系等等。这样一来,区块链业务就不仅可以以数字资产类的形式呈现,也可以得到包括法律制度体系在内的,其它许多线下业务的支持。这两者也是本体的基础。 总的来说就是,本体是用来支持实体业务在区块链上进行分布式应用的公有链。 第三扒 海豚:我记得本体有一句口号,或者说是一条宣传语,“以实体为本,做实体经济和公链之间的桥梁”,您在这里能和我们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含义吗? 李俊:好的,我以资产数字化来进行说明。理论上所有资产都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进行token交易。但在实际过程中,其实会遇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比如你计划把某张桌子token化,而对方并不把这张桌子给你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找区块链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所以为了保证线下的这部分交易也能顺利完成,区块链必须要和实体中的各种制度,比如法律制度、合同制度,或者实名认证体系等进行相应的集成。我认为这样的融合体系才能真正覆盖更多的场景,支持更多的实体业务。 这就是本体所提出的“以实体为本”,做实体经济和公链之间的桥梁的含义。 第四扒 海豚:现在公链的竞争异常激烈,年因此也被称为公链元年。那作为参与者之一,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李俊:众所周知,公链是区块链行业的基础设施。区块链又和互联网一样,属于平台类行业,所以它的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想象空间都将是巨大的。这样看来,全球各国的人参与到公链的竞争中来,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认为未来仅凭借一条,或者几条公链去解决市场上所有的问题,这是不太可能的。在将来更可能的是,一定数量的公链并存,并且有的公链会更偏向基础化,有的则聚焦于某个特定的行业。所以现在很多团队参与进来,加速这个过程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是如果要说能完整上线运行,并且是原创的公链,全球范围内也不超过10条。公链理论听上去简单,其中的坑和技术条件其实是非常多的。 第五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wxtz/4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豚故事屋丨送给孩子的ldquo神奇
- 下一篇文章: 海豚艺考编导生阶段性测评结束后,新一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