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野生动植物的20个秘密”系列自然科普课程推出的第八节课,这是为了响应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和腾讯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周,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由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从3月3日开始,陆续推出的20位科学家、环保专家、科普博主的不一样的自然课。

今天的分享嘉宾曾千慧,是来自山东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在读生,也是知乎科普博主,她为大家分享观察到的海豚,尤其是中华白海豚的故事。

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包括台湾西海岸、厦门海域、汕头海域、珠江口(含香港海域)、雷州半岛海域、北部湾海域和海南海域等。

千慧的主要工作,是在野外监测中华白海豚的种群动态,研究它们的核心栖息地在哪里,这样可以给决策者提供保护区的划分建议、管理方面的建议,以此尽量避免我们人类的活动过多地干扰到它们的生活。

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给中华白海豚拍照,尤其是拍摄它们的背鳍。因为几乎每一头中华白海豚的背鳍都有自己的特征,拍完照回去辨认,就可以知道哪一头海豚当天出现了或是没出现。

拍照的时候,调查团队不会喂鱼吸引中华白海豚过来,而是默默地保持距离,尽量不打扰到它们。

为什么白海豚有时候看起来是粉色的?

不同年龄的中华白海豚有不同颜色,刚出生的时候体色是铅灰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色会不断变浅,青春期前后身体就会出现很多斑点,并且快速变化,直至壮年期斑点才保持稳定。随着不断变老,斑点慢慢会消失,老年中华白海豚的体色会变成全白。

由于白海豚有时候活动得比较剧烈,皮下血管就会扩张,充血状态下体色就会变成粉色的,所以它们有时候也被叫做粉红海豚。

海豚属于水生哺乳动物,怎么哺乳?

妈妈的乳头藏在乳裂里,要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宝宝就会紧贴着妈妈腹部后方,乳头会顺着乳裂射出乳汁来,因为海豚乳汁的脂肪含量特别高,不会马上溶于水,所以海豚宝宝就能够直接喝到妈妈的乳头喷射出来的乳汁。

如何分辨雌雄?

雄性的中华白海豚,和雌性的中华白海豚,样貌、体型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有一头白海豚身边紧紧跟着一头海豚宝宝,那这头白海豚一定是雌性的。在自然界,海豚爸爸是不负责抚养海豚宝宝的。

有趣的种间互助关系

年的3月份,千慧所在团队的老师和师兄,在厦门海域观察到了七八头中华白海豚,一起轻轻托举着一头落单的东亚窄脊江豚宝宝,表现出救助、关爱的行为。不知为何,江豚宝宝的妈妈不在宝宝身边,而离开母亲的江豚幼崽很难独立存活,所以即使有白海豚的关爱,这头江豚宝宝未来恐怕也凶多吉少。

其实,白海豚和江豚之间的关系并非一直都是非常友好,人们也曾经观察到白海豚驱赶江豚,因为它们也可能存在资源方面的竞争。但这样的和谐相处、种间互助的画面,却非常有趣、非常难得。

受伤的海豚们

随着观察的深入,千慧和团队伙伴们不断拍摄到受伤的中华白海豚。

这是一头在珠江口西部观察到的白海豚,它的背鳍已经扭转了,可能在小的时候,背鳍被鱼线或什么东西割到了。伤口很深,即使愈合了,背鳍形状也无法恢复。

年的12月,他们观察到一头白海豚宝宝,它身上缠的是一条尼龙的鱼绳。

这是千慧所在团队在厦门海域拍到的白海豚,上颌已经完全缺失了。

生活在我国沿海的中华白海豚遭受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外界伤害,其中有一些很明显是由人类造成的。

年8月,跟着老师,千慧一起参与解剖了一头在湛江徐闻搁浅而死亡的瑞氏海豚,剪开它胃的时候发现这么小的海豚胃里面竟然塞着两只橡胶手套,推测它可能把漂浮在海面上的橡胶手套当做乌贼吃掉了。

两只橡胶手套破损程度不一样,其中褪色、破损的一只手套大概已经在胃里面待了一段时间了。这头瑞氏海豚很可能第二次又把橡胶手套当食物,而这只手套相对很完整,说明在吃下没多久,海豚便消化不良,身体不适、体力不支,才搁浅在海边,最后应激挣扎、被泥沙堵住呼吸道与消化道窒息而死。

“这个事情已经不是什么个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博士生,我非常偶然却已经可以这样捡到一头胃里面有这种塑料垃圾的海豚,可见海漂垃圾对鲸豚类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所以这些鲸豚们都亟需受到保护,尤其是本土物种中华白海豚、江豚(特别是长江江豚),还有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

我们作为普通人如何去保护海洋?

我们常常说,“要从小事做起”,比如说我们出门带上我们自己的保温杯、尽量少买塑料瓶装的饮料、少叫外卖、减少用一次性的这种塑料餐具。

所有的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如果能把它坚持下来,就是一件大事。

今天的课程介绍到这里,如果您想聆听千慧完整的讲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wxtz/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