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又挨一锤
北京皮炎哪个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057218.html 中概股继续挨揍,上周五美团跌,今天轮到腾讯了,大跌5.23%。 先是有用户网上发帖,说腾讯将爆利空,而且是重锤。帖子被一顿转发后,引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说今年游戏版号不发的,有说部分游戏内容不能过审的,但其实这些传闻,基本都是陈年旧事,要么是已有的监管细则,要么是反复传了很久的预期,并没有什么新内容。 下午腾讯公关总监张军辟谣,说喊重锤的网友,已经自己删帖销号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相关人士也回应,目前仍在正常接收游戏公司的版号申请。 我到现在也没有听到准确可靠信息,说是为什么跌,感觉中概股就是惊弓之鸟,大家都觉得可能挨打,不用射箭,有点响声就吓跑了。 腾讯自高点已经回调了40%,这已经算好的了,中概互联lof基金,净值已经回撤了60%。但市场仍不敢确信已经跌到位,因为环境变化改变了业务逻辑。 互联网的基本打法:烧钱抢市场-挤掉对手-建立垄断-流量变现-投资扩版图。 传统行业也要抢市场、挤掉对手,这样做的好处是提升市场份额,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扩大盈利。 互联网的独特之处在于,流量不仅是市场份额,还是竞争壁垒,积攒起来的庞大数据能不断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同时流量还是生产工具,在对外投资时辅以流量支持,事半功倍。 如果环境变化导致互联网基本打法的链条被切断,互联网平台回归基础设施属性,那公司的成长逻辑生变,价值显然需要重估。 问题就变成了:在新环境下,当前的价格是否有吸引力? 腾讯当前PE大约20倍,阿里巴巴PE大约18倍,它们是已经占领市场、拥有成熟变现模式的巨头,如果流量被要求开放、投资扩张的逻辑没有了,按20倍以下的市盈率买入当前的主业,值不值? 这个东西没法%确信的论述,你要我说,我就觉得也还不错。我给大伙讲个我吃亏的故事。 苹果公司年股价达到阶段高点,那时候iPhone6系列成为史上最畅销的机型。但随后出货量开始下滑,股价也陷入了一年多的熊市,大幅跑输同期标普指数。 那时候不少人质疑苹果的创新能力,面对安卓阵营,普遍认为苹果的出货量将被持续挤压。我刚去翻资料,还翻到了贾跃亭当时的评论,他说苹果缺乏创新,已过时,在中国正失去增长动能,例如新推出iPhoneSE手机,从业内人士角度看,创新度是极低的,苹果不应该这么做。 我倒不是笑话贾老板,我也一样,看苹果股价不振,就把持仓的苹果股票给卖了。 跌到年初时,苹果的市盈率已经跌到了历史低位,不足10倍,我下面画了个年以来的PE变化图。那时候很多人觉得,苹果不再是个科技公司,它就设计个手机,属于消费电子,消费股你要多高的估值?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更替已经完成了换代,还能对苹果有什么期待呢? 苹果在之后的几年里,确实也没有太快的业绩增长性,但估值有了一些修复,到年涨到了20倍PE左右,依靠估值提升和不多的业绩增长,股价也也翻了一倍多。 直到年下半年,苹果业绩开始大爆发,估值也随之大涨,就是上图靠右侧的PE拉升,戴维斯双击下,股价坐上了火箭。 我因为之前在不高的位置卖掉了苹果,一直想等更便宜的机会再买回来,但也就再没有机会了。 反思这个案例,一家公司遇到困境,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也都没看错,之后几年的业绩确实丧失了增长性,这家公司值得买吗?现在回头看,当时的价格足够低,仍然是绝好的建仓点。逆境能带来买入的好机会,只要对这家公司的前景有信心。 但万一它不是苹果,后来就一蹶不振了怎么办呢,这样的公司也不少吧?我觉得更好的解决办法是仓位管理,先预设个买它的仓位上限,加到了就装死不买了。就算有一半的概率成功,因为情绪冲击下买的价格足够低,那总体也是划算的。我早年要是明白这个道理,现在也有苹果肉吃了。 其他信息: 1.2月LPR报价不变,1年期LPR报3.70%,5年期以上品种报4.60%,与1月持平。 2.工农中建交通邮储,六大行一起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之前首套是LPR+bp,二套是LPR+bp,分别下调20bp。地产股尾盘拉涨。 3.俄罗斯股市大跌9%,欧洲今天也普遍下跌,乌克兰局势比较紧张。有人问地区局势紧张有什么影响,从历史上的地缘冲突看,多数对股市有短期冲击,但不影响中长期趋势,通常就是冲突爆发后几个交易日的冲击,之后回稳。黄金等避险资产在冲突酝酿阶段上涨概率大,但真爆发后走势并不一定。 4.年2月21日,股债利差估值分位29.80%,私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zqxz/10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无到有谁是电动牙刷市场领头羊
- 下一篇文章: 园所middot动态以听促教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