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地方在青岛山下,窗前恰好有一株老槐树,每年农历四五月的这个时节里,由那次第开放的槐花散发出的香气扑面而来,沁入心脾,会让院子里的每个人都觉得生活是甜的。

有道是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的人世间繁花似锦、生机盎然,无论是对大地还是对人类,一切的美好都是恰到好处,一切的美好都是顺其自然。憋屈了一冬天的大地尽情的撒欢,大地从迎来第一缕春风开始,迎来了温润舒适的时节,比如这青岛山上下的花;蜷缩了一冬天的人们,尽情的舒展,人们从呼吸第一口花香开始,迎来了万物勃发的日子,比如这青岛山公寓里的人。

青岛山算是老城区最高的山峰了,虽然山体海拔高,但因为老青岛城区本身就是在此起彼伏的丘陵地带铺开来的,故而从我居住的青岛山公寓出发向上爬起来,也并不会觉得有多累,若果真穿越整座山体缓步走下来,最多也不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是茶余饭后健步走的理想场所。

记得我们刚来这里住下的时候,就常常和女儿于周末的时候闲走在青岛山上,虽然是游走散心,但因为从风景的角度来看青岛山是贫瘠的,没有什么好的景致可欣赏,我们便只好想办法自娱自乐了,比如有时候我们会一边走一边接龙讲故事,有时候她会自己蹦蹦哒哒地跑来跑去,有时候我们会扯几对松针小心翼翼地拉力……。与小女如同精灵一般活泼可爱相比,我则因为笨拙古板而常常陷入了尴尬,便经常就不知道该再用什么新花样陪她玩耍,但就是我们两个仅有的那几个简单花样,也仍然会让我们流连忘返。

那时候我的内心里对这样的日子习以为常,感觉后面还有一大把时光在等着我,以至于有时候便会在心里暗暗地想——这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啊,长大了我就不用再费尽心思去逗她开心了。

时间就这样慢慢地从身边溜走了,如今我们在这里住了八年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小女已经很久没有缠着我们上山了——每个周末她忙着自己的学业,我忙着我们的柴米油盐,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早已把这样的各自安好当成了习以为常,却从未发现她竟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悄悄地长大了。蓦然回首,再回想起过去那些绕膝承欢的日子,都早已经远去了。

于是,我心里就有了一个遗憾——便是迄今为止,我们从没有一起撑着伞走在青岛山上的小雨里,一边触摸山里清新而宁静的林荫小道,一面聆听山里淅沥雨滴打落枝叶的脆落声音,而这其实是我一直向往的一幅画面。

青岛山,就只能是我记忆里的样子了。

在攀爬崇山峻岭的时侯,山是主角,而在漫步青岛山的时候,人是主角。因为这青岛山没有什么奇妙的怪石野洞,青岛山不像崂山那样有些奇妙的洞穴吸引着游客们去探险,不过有一处一战时期留下的人工开凿的防空洞而已,我甚至迄今为止都从没有过进入洞里一探究竟的冲动,只剩下那光秃秃的大炮,用它的锈迹斑斑低语着这里的历史;青岛山也没有什么夺目的奇花异草,青岛山上多是一些野松杂草,除了能看到几丛迎春花之外,便剩下一些不起眼的野草花了,常见的是一些红色的、紫色的、蓝色的喇叭花,其它我都叫不上名字来。

青岛山就是这样一座平淡无奇的山头,除了温度的冷暖变化之外,单从山体的植被特征来看,我们很难感知它的春夏秋冬。尽管如此,青岛山仍然有一些独有的优势地位,比如我们若站在他的山头上,就能俯瞰整个老青岛的模样,山前是一湾碧海荡漾于蓝天白云下,鸥翔鱼跃,栈桥像猎人站在山顶上射出去的箭一样,向海外跑去;山后是一片人间烟火弥漫于大街小巷里,我的家便在其中,站在青岛山上一眼就能找到她,因为那里有一处显著的标志——窗前有一株老槐树稳稳地矗立在那里,多年的风雨吹歪了它的身躯,像一个会讲童话的老人一样歪着脖子探出了头,似乎是要与正在窗下写作业的小女握手。

我不知道这棵老槐树是由谁在什么年代种下的,它虬蟠的树干顶着漫天的的树冠,任由风吹雨打,默默地陪着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八年多的时间了——八年前我们因小女入读小学而搬迁到这里,开始她繁花似锦的人生旅途,明年她初中毕业后,我们将离开这里,去往新的生活环境。

我与小女一样,都极喜欢这株老槐树,尤其是农历四五月的日子里,我们两个都满心欢喜地等着它开花,通常过了四月中旬,我就急了,便会问小女:悠悠,去年的时候,它是什么时候开花的呢?

也不知道是谁说的,槐花竟然也有上品和下品之分,这一点从树干上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能够让人确认品级的便是她的花朵了,如果包裹在花蒂外的是绿色的,则必然是上品,而如果包裹在花蒂外的是红色的,则是下品,老人说:绿蒂槐花甜而香醇,红蒂槐花涩而无味。

由此来说,我们窗前这棵老槐树开的是绿蒂花,自然就是上品了。每年到了花季,它先是挂出了嫩嫩的绿芽,那芽苞像一粒粒青苗期的麦粒,我每天都仔细地盯着它,它却总是羞涩地收敛着自己不肯放开,几天下来我便会失望的不再去管它,可就在你真要转身离去的时候,它却又冷不丁地满树绽开来,这个时候在铺满天空的树冠上,那绿叶里到处是一串串的白色小灯笼,每到这个时候,女儿就会推开她卧室里那扇春日风窗,用柳莺一样的声音对着青岛山说:好香呀。

女儿那稚嫩而欣喜的声音,常常让我觉得这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春天,栉风沐雨,抵不过小女稚嫩的脸蛋上那一抹微笑。

我们是在女儿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带着她生活在这里,这棵老槐树一天一天的看着她从一个小学生成长为初中学生,再过一年她就要进入高中阶段了。

记得刚来这里的时候,初入小学的女儿还有些懵懂,我一度担心她不能融入知识的学习当中,却发现心性细腻柔和的小女,以她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融入到小学生活里,我常常看到她因为在学校获得更多的快乐,而在家里自言自语地表演着自己的艺术。人生从来都不会缺失色彩,我相信拥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会让她在这个参差不齐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与小学生活的天真烂漫相比,面对人生第一次重要转折期的初中,我一度担心对女儿来说是一道不小的门槛,却发现心性坚强开阔的小女,用她不屈不挠的热情,摸着石头走过来了,我从她清澈的眼睛里看到是对未来的憧憬与笃定。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我相信眼有辽阔的星辰大海,会让她在波澜起伏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而这一切都来自女儿发自内心善待人生的追求,每个人的人生态度不同,所信奉的人生哲学也就不同,我能从女儿的眼睛里读到自律、热情、坚强、勇敢、专注,我相信这是小女内心深处对自己人生规划的真实存在,尽管才读初二的她还不清楚“人生”两个字究竟有多复杂。

但是在我看来人生就如这窗前的青岛山,勇敢地矗立在那里任由风吹雨打,用自己的身躯撑起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世界蕴藏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创造自己的未来。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1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