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中国哪里的春天最好吃
清明节过后,中国的各个省市之间,纷纷进入了吃春鲜的白热化阶段。 跟着春风的步伐,从南到北,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的吃春地图。 -01- 云南 春天的云南,是花的世界。从春城昆明到浪漫大理,苍山洱海间鲜花遍地。这些春天的精灵们,不仅是观赏的植物,还是餐桌上时兴的菜肴。 清明前后,漫山遍野的花朵,成为了云南人餐桌上的常客,棠梨花就是其中之一。 采摘下来的新鲜棠梨花,焯水去除苦涩之味,与韭菜、辣椒一同爆炒,味道可口香嫩。 云南花的种类之多,多到数不清。有木棉花炒酱豆米,小百花酸腌菜汤,辣酱凉拌生食大白花,水煮芭蕉花,山茶花糯米米粥,鸡蛋炖仙人掌花。 还有一些花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尝过就很难再忘掉。 -02- 江苏 江南谚云:“拼死吃河豚”,豁出命去,也要吃,可见河豚之味美。 3月的扬州,集齐了吃河豚的天时地利。每年的2月-4月是河豚洄游的季节,河豚鱼经过一个冬季的滋养,肉嫩脂肥,鲜美无比,口感最好。 河豚的做法也有很多种,可红烧、可清蒸、可刺身……不管那一种做法,都足够鲜美柔嫩, 河豚之美的关键在于它的香,烧制后,独特、浓郁、诱人的香气遍即刻溢满门户,顺风可飘出一条巷、半条街。 所以在过去,扬州人在办宴席时,总是将烧河豚放到最后一道才端上来,因为一尝河豚,则百菜无味。 -03- 上海 提到上海,多会想到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外滩灯光下的法餐和小提琴。 然而在老上海的弄堂里,刚从高级写字楼下班的Fiona,正在小餐馆里大口吃着马兰头拌香干,这是她今天吃的最开心的一顿饭,也是上海人春天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上海人吃马兰头一般不炒着吃,因为马兰头属于春野菜,略显苦味,高温炒后会将苦味激发,拌着吃既可以突出野香和爽口口感,发挥其嫩、鲜特点,又不会有苦涩的感觉。 除此之外,和马兰头拌香干并驾齐驱的荠菜馄饨,也是上海人必不可少的春季美味。 -04- 湖南 嫁到外地的湘妹子,每到春天都会馋这道家乡菜——蕨菜炒腊肉。 蕨菜生长在湖南的山野中,清明前后,外出春游的人们总会顺手提着小筐子,在路上采摘一些鲜蕨菜,带回家炒腊肉。 新鲜的蕨菜,清洗后焯水,去除嫩茎上的绒毛和些许的苦味,再切一块去年腊月熏好的腊肉,与辣椒一起爆炒,瞬间就香味四溢。 这样一盘菜,鲜味和风味都接近满分,让人想立刻来一碗米饭。 -05- 四川 每一个成都人,都是豌豆尖的狂热分子。 每年2月底,四川的农民伯伯将豌豆的种子洒下,30天后,就可以拿着剪刀去地里咔咔咔,剪下一篮子豌豆尖,拿回家做菜。 豌豆尖是养殖蔬菜,味道清香、口感滑嫩。家常的做法多是清炒或者煮汤,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少许蒜末和盐调味,就已经相当鲜美。 然而这里是成都,没有哪个食材能逃过被涮的命运。在成都大大小小的火锅店里,打开菜单就能看到豌豆尖的身影,在辣锅里涮一下,豌豆尖麻辣鲜嫩,清爽解腻。 这就是成都的春日限定。 -06- 安徽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 安徽人常在微博上自嘲:“我们安徽是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然后自己给自己加个括号——(臭鳜鱼除外)。可见安徽人对臭鳜鱼的味道很有信心。 安徽的臭鳜鱼,就像北京的烤鸭、新疆的羊肉串、四川的麻辣兔头……外地人就算没吃过,但一定都听过。 桃花盛开的季节,鳜鱼最肥美,也是做臭鳜鱼的最好时机。 新鲜鳜鱼在腌制的过程中,用重石头压住,随着盐水的渗入,鱼的腥味会随着水分渗出,鲜味日渐集中,鱼肉也更加紧实弹嫩。 充分腌制后的臭鳜鱼,与笋干、五花肉沫一同烧制,闻着虽然还是臭的,但吃起来却口齿留香,风味十足。 -07- 湖北 武汉是一个水很多的内陆城市,长江和汉江穿流而过,全境水域,6平方公里,这里盛产各类淡水鱼。其中,鮰鱼(江团)作为长江四鲜之一,是武汉人非常喜欢的食材。 每年3、4月,鮰鱼(江团)沿着长江洄游产卵。蓄积了一个冬天的脂肪,让鮰鱼的肉质细嫩肥美,武汉人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吃鮰鱼。 鮰鱼本身无磷,刺少,没什么土腥味,因此,在做法上没有太多的讲究。 武汉厨师多是做鱼的高手,各有各的拿手绝技,样式五花八门,但都相当美味。简单一点的可以清蒸,口味重的就选择红烧,若是想吃点开胃的,做成酸菜鱼也是很不错。 -08- 河南 从江南一路向北的春风,率先拂过河南最南边的城市——信阳。 这座其貌不扬的小城,以毛尖闻名全国。人们说到信阳,紧接着下一句就是:信阳毛尖很不错哦! 虽说信阳不是一个能代表河南的城市,但信阳人却是公认的最会吃的河南人。 清明前后,信阳的春茶一茬接一茬的下来了。炒干的毛尖是茶叶中的上品,热水冲泡,一根根毛尖钢针似的立在杯中,热水中翻涌着绒毛,瞬间茶香四溢。 许多外地人不知道,其实刚摘下来鲜嫩的毛尖,在信阳可以做成一道美味的菜——毛尖炒鸡蛋。 鲜毛尖冲洗后,打入几颗鸡蛋,撒入调料搅拌均匀,在油锅里翻炒至金黄即可。 刚入口时有鸡蛋的香味和茶叶的微苦,随后整个口腔和鼻息都是茶的清香。这道菜春意满满,也足够特别。 -09- 江西 南昌人偏爱用藜蒿炒腊肉,俗话说:“鄱阳湖里的草,南昌城里的宝”。在《神农本草经》中,藜蒿被列为野蔬上品。 每年阳春三月,是南昌藜蒿盛产的时节,潘阳湖附近的黎蒿,春天长的水嫩翠绿,过了这个时间的藜蒿就只能才摘下来被用作烧柴的杆子了。 在鄱阳湖附近县区的一些馆子店前,到处可以看到店员围着买来的一大桶藜蒿去除叶子的场面。江湖交汇的湖口县城更是如此,许多人家甚至直接坐到家门口的小凳子上摘除藜蒿叶子,小孩子也来帮忙,现摘现卖。 在江西南昌,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 去南昌的亲戚家做客,这道菜必定是压轴。 -10- 山东 槐花是北方很常见的春菜,对于多数的北方人来说,吃或不吃,似乎都不打紧。而山东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对槐花的执念是刻在基因里的。 每到洋槐开花的季节,山东的孩子们就扛着铁钩提着筐,漫山遍野薅槐花,太阳下山前,扛着“战利品”回家,晚饭就这么安排了。 山东的大小餐馆也对槐花尤其重视,春天一到,菜单上就赶紧增加了几道时令槐花菜,这可是揽客的一大利器。槐花炒鸡蛋、槐花饼、蒸槐花、清炒槐花、炸槐花、槐花包子…… 此时来山东的游客们,随便走进一家本地馆子,厨师都能给你整一套槐花版的“满汉全席”,让你看看山东人的豪横。 -11- 天津 每年春季惊蛰过后,冰雪消融,小河虾开始在水底活动。 到了3、4月,河虾逐渐长大到3-4公分长,就可以捕捞,彼时在天津的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卖河虾的商贩。 天津人喜欢吃炸河虾,买一兜新鲜的河虾,回家裹上面粉和蛋液,加盐调味,就直接开炸,香焦酥脆了即可捞出,最后撒一些辣椒粉,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零嘴。 或是将河虾用油炒香,切一把春天的嫩韭菜,与河虾一起煸炒,河虾焦酥,韭菜微辛,越嚼越香。 若是过了春天,河虾的壳变硬,韭菜也老了,再想吃这道菜,就只能等来年春天了。 -12- 内蒙古 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春天雨季一到,下一场雨,再热几天,牙尖微微发黄的沙葱便会迅速返青,一下子漫滩遍野地长了出来。 每年春季这第一茬的沙葱是最鲜嫩可口的。只要你轻轻地一折葱身,断口处便会流出鲜汁和油花来,折一小段放入口中,似葱、似韭、似香草,同时还夹含有一种油香、一丝微甜,其鲜香嫩美,妙不可言。 沙葱在草原最简单的吃法是将采摘来新鲜的沙葱放入罐头瓶内,撒上一点盐,两日后就成了美味小菜了。 沙葱包包子也是常见的吃法,内蒙古人采摘来的新鲜沙葱和刚宰杀的大尾羊肉所做的沙葱包子招待客人,是与手扒肉、烤羊腿一样最好的待客佳肴。 // 谁最好吃? 随着春风,我们从边境云南到塞北内蒙古,一路“云”品尝了12个省市的春味。 有常见的、有稀奇的;有清淡的、有重口的;有如雷贯耳的、有闻所未闻的…… 要说哪里的春天最好吃,我猜,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今日互动话题 你最pick哪个地方的春鲜? 评论区留言 和好食记的粉丝们一块儿分享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qxhj/11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岛路边的槐花开了,看到槐树下这熟悉的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