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20日,在台山黑沙湾搁浅的糙齿海豚完全康复,在珠海万山海域成功放归大海,成为广东首例。当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进行了连续报道。鲜为人知的是,杨远峰是创造这个奇迹的第一发现人。

7月20日,经过专家团队78天的精心救护,海豚“江江”成功放归大海。据介绍,鲸豚类动物的搁浅救护,目前在国际上的相关资料少,治愈率低。海豚“江江”的救护和放归大海工作,既是广东首例,也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极少数能成功救护海豚并放归大海的案例。

冯抗抗告诉记者,回顾这头糙齿海豚的救护过程,最关键的人物,并不是救护人员、专家,而是鲜为人知的第一发现人。

江门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冯抗抗

小杨其实是我们非常感谢,非常想让大家都知道的人,他的做法真的为那头糙齿海豚的成功放生开了一个好头。假如说当天小杨没有看到它,它可能会在沙滩上停留到第二天早上。它可能就撑不到救援人员到场。

冯抗抗口中的小杨,名叫杨远锋。去年5月3日晚,小杨在黑沙湾钓鱼,发现了搁浅的糙齿海豚,并第一时间报警。

糙齿海豚发现人杨远锋(电话采访)

我在海边钓鱼,八点钟回来的时候,发现一条海豚搁浅,而且受伤非常严重。我之前在电视看过宣传知识,首先保持身体湿润,鼻孔那里不让水进去,不让泥沙进去。

非常幸运,在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时,小杨和朋友已经对海豚实施了简单却十分重要和正确的救护措施。它非常坚强,保护区管理处安排了有经验丰富的兽医对它采取了对症的治疗,整个过程虽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但还是成功把它救过来了。

小杨的举动,为糙齿海豚成功救护和放归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是公众教育宣传取得一定成效的体现。一直以来,江门保护区管理处不断完善中华白海豚宣教网络,创新宣教形式,多渠道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如构建江门中华白海豚选举网络,利用新媒体开展互联网+宣教,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强和渔民、企业的沟通宣传等。冯抗抗表示,小杨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他们宣传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发现海豚的人,知道采用是正确的方法进行救护。

科考表明,大襟岛附近海域有近头中华白海豚,是我国已知的第二大分布海域。工作人员在梳理海豚救护案例时留意到,几乎每一起海豚误入内河、搁浅,都是村民或者渔民发现的。因此,加强公众教育,让大家都了解白海豚的生活习性,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非常有必要。

记者:陈舒文周婉华

责编:新

编辑:嘉欣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zqxz/1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