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开发区蜜蜂周村因蜜质好而得村名
「本文来源:聊城晚报」 本报记者孙克峰本报通讯员张振祥 蜜蜂周,这是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村名。 现在的蜜蜂周村隶属于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蒋官屯街道办事处,因周姓先人是养蜂能手,并带领全村发展养蜂业,故将村名命为蜜蜂周。 相传,明代周姓先人由山西黄岗迁来时带有一窝蜜蜂,近千里的路程,周姓先人一家多以蜂蜜加面食充饥。行走了一个多月,大多数移民由于劳累加上营养不良导致面黄肌瘦,唯独周姓一家面色红润、体态丰健。 随行官差细问才知道,是因所食蜂蜜所至,遂报上级官员。 官员了解情况后,让周姓先人带领迁移来的村民发展养蜂产业。 由于当地枣树、槐树比较多,野生蜂资源丰富,是养蜂的理想场地。 周姓先人带领村人养蜂,先授养蜂之道。 他对村人说,蜂虽微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和人一样有灵性,一般情况,蜂王居巢中不出,蜂有君臣之礼,螫人者要受到惩罚。 蜂一日两次出巢,聚在巢前鸣号列队,有威仪之制,外出采不到蜜的蜂夜间不敢归巢,在外渡宿。 养蜂采蜜,但要为蜂群留有充足的蜂蜜储备,供其繁殖后代,周姓先人说:“我对蜂施仁义,而蜂获乐效于我,家人世代之衣食皆赖于养蜜蜂。” 村民在周姓先人的带领下,短短两年间,养殖的蜜蜂由最初的一箱发展到了几十箱,所产枣花蜜、槐花蜜或馥郁、或清新,都保存着鲜花特有的香味,口感清凉、甜而不腻,连年被当地官府作为贡品送进皇宫。 为鼓励村民发展养蜂业,官府允诺,村里养蜂达百窝则可免税。 因此,养蜂业在当地得到了长足发展,养蜂技术较为发达,蜜蜂周在古时东昌府成为蜂蜜生产和交易的中心,名气在当地相当响亮。 现在的蜜蜂周已成为聊城一个城郊村,全村有周、王、季三姓,共多人,村里及周边早已没了茂密的枣树和槐树,也没了先人传承了几百年的养蜂业,取而代之的是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蜜蜂周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小村庄或被拆迁,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成为现代都市的一部分,但蜜蜂周的故事仍会继续流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11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蜂蜜到是凉性还是热性的不同种类蜂蜜的属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