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阳文学曹向辉吃不尽的乡愁镇平
吃不尽的乡愁——镇平 文/曹向辉 从涅阳到镇平 从洪洞到镇平 从蒙古到镇平 历史的车轮碾压着时代的变迁 我们吹着号角从远古穿越而来 我们骑着战马从他乡飞奔而来 你有多久没回镇平了?你有多久没有喝过母亲亲手挛的面疙瘩,做的锅出溜了?你喝的凉粉茶兑黄酒了吗?那吃不尽的乡愁啊,是否在我们的心头萦绕?是否撩拨起那丝丝缕缕的怀念之情呢? 许是地域的原因吧!镇平地处豫西南,不是吃货突出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人们大都早上一碗玉米糁煮红薯,或者鸡蛋面疙瘩,或者五谷杂粮粥,再随便腌个萝卜丝或者白菜心,或者拍个黄瓜调调,想费事了就炒个萝卜丝,就着馍一吃便了事啦;中午也很简单,萝卜丝炒炒下面条,或者芝麻叶面条,咕噜咕噜两大碗;晚上和早上差不多,米汤,玉米糁,或是面水…… 但较之早些年相比,镇平人对于吃,也稍微讲究了。比如,中午了割上几斤肉,兑点葱姜萝卜包个几拍子饺子,或者焖个一锅米饭,吵上两荤两素,够一家人美美地吃一顿。条件稍微好的,炖上一锅牛肉汤或者羊肉汤,烧个一只鸡、一条鱼,也都是家常便饭。 虽然镇平人对于吃有所改善,但相对于豫东南的信阳、桐柏等地的民俗民风来说,倒是差远了。人家早上起来是米粥,中午大米干饭,想吃的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眼睛闭上也能做一大桌子菜来。真的是羡慕他们,过足了嘴瘾。特别是冬天,人家还腌制腊肉、鸡鸭鱼肉什么的,而我们镇平人就知道过了腊月割点大肉,煮煮,然后撒点盐,一顿了切几片炒个菜,说起来也荤荤儿的。 制作香肠也只有等到年跟儿了,去大肉店里买点大肉,让人家用机器一做,然后拿回去晒个几天,再上笼蒸熟,年下来客人了兑点蒜苗,炒个土豆片之类的菜。除了这,还有蒸牛肉。蒸牛肉需要把牛肉洗静,再加上葱、姜、花椒、八角、盐、酱油等腌制个一天半载,然后再放到锅里蒸。蒸熟的牛肉吃起来筋道紧实,鲜香味美。可以凉拌吃,也可以炒菜吃。 有时候不想在家做饭了,就去街上吃点。街上的小吃店不算多,就拿刀削面来说吧,除了平安大道上的赵记刀削面外,目前还没有比这更出名的店。但赵记刀削面是个饭店,菜品和卫生在县里还算一流,但你想光吃一碗面就去赵记,那稍微有点寒颤,不知道人家会不会做。人们大都是来客了,带着大家去点几个菜,再微醺一下子,图个心情和快乐。 要么就是去吃碗板面吧!老国道新车站往东好几家板面馆,其中,牧记板面尤为出名。一进店,总是看到胖乎乎的老板大姐和几个员工坐在门口的玻璃门旁包饺子,看见客人到店,她总是笑嘻嘻地打招呼,然后就高腔大调地朝南边的厨师喊———两份大碗,一份小碗……客人点完面,便通常是要站在摆好成熟菜品的门口玻璃橱窗边点俩小菜的,什么小葱拌豆腐、凉拌莲菜、鹅腿、羊蹄应有尽有。我和闺蜜去了,总是点上两小碗板面,再来俩小菜,一半情况下放不过权菜海带丝和豆腐丝,然后上边再舀个两勺红辣子油,味道格外美,下饭也格外快。 再就是米线了。米线我喜欢吃一小后门路北错西的老店米线和老三初中东北的米线,一家里边的放芹菜,一家里边的放韭菜,味道各不相同,但吃的心情一样,那叫一个爽。夏天的时候,去了,总是再点一份擀面皮或者凉皮。一个人是吃不完的,量太大,于是,约上闺蜜一起干得一干二净…… 还有那家米皮了,还有校场路南段路东的凉皮了,三小东边的凉皮了,这都不在镇平人的话下,想吃,立马就安排,立马就能吃到。当然,点外卖也很方便,想吃虾尾了,想吃黄焖鸡了,就打开手机在美团上点吧! 当然,来客了,镇平人可不会这样。他们最热情的表达方式有好几种。比如我妈家吧!我们一说回去,她和老爸就开始张罗着割韭菜,买肉,压叶儿,蒸菜卷,从早上起来都围着厨房转,到了中午,一笼热气腾腾的菜卷出锅,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口大口的就着大蒜,边吃边喝绿豆茶。不一会儿,一笼菜卷下肚,半天功劳没了,唯有凝聚在一起的爱升腾在心间。 这是说的自家人,要是重要客人来了,会邀到具有当地特色的饭店。这个特色表现在地域特色和味道特色上。镇平有好几处山庄,环境不错,天然的养吧,或隐蔽于清秀山林中,或畅怀于国道旁的小树林里。想去清气点的,环境美的山庄,就去青霞山庄或者锦阳山庄吧,一个从镇菩路往北,一个从尧庄路口往北,按着路牌标示就找到了。他们两家隔着一座山,在这家吃完饭,可以爬上山头,散步到另一家。那里有刚杀的柴鸡,有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焖锅鱼,还有牛肉炖土豆等等特色菜。说实在话,吃能吃多少?味美能美到啥样程度?只有吃了才知道!关键是那份心情,那份置身于山间的宁静和豁然,才是最能吸引我们的。 偶尔累了,我们也不把那里当做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休闲娱乐游玩的好去处。走走路,散散步,爬爬山,摘点花椒叶拿回去炒北瓜,铲点黄黄苗拿回去炒鸡蛋,捋点洋槐花拿回去拌面蒸着吃,也是很惬意的。说白了,玩的是洒脱,玩的是心情。 还有贾宋、甲林的卤鹅、卤羊蹄也是一绝啊!因为这两个地方的回民比较多,所以做出的菜也是具有自己的风味儿。想吃清真就去那里吧!牛肉、羊肉、鸡肉,临走时再买点牛肉臊子或卤鹅。 镇平的烧鸡也是很有名的,在春节走亲戚时,送烧鸡也成主流了。镇平的烧鸡有好几家老字号,如侯鸡烧鸡、谷记烧鸡,还有民兵基地馄饨馆的烧鸡,有现做的,还有真空的。味道大体相同,软糯酥香是共同点。但相对来说,侯记烧鸡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历史悠久,配方绝密,味道鲜美,是我们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可就是价位稍高了点,但对于好心情的镇平人来说,只要好吃,只要质量有保障,贵一点就贵一点,照样吃,照样送给亲朋好友。 说起鸡,我们不得不提那家开封脱骨鸡。这家店估计开有快二十年了吧!以前在政府对面开着,由于拆迁,现在搬到公园南边路西了。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买,那时一只鸡顶多十几块钱不到二十,现在女儿大学毕业在即,这价位涨的,一只最低也得四十块左右。前段时间,老父亲问我是否在家吃饭,我还当干啥,后来他说如果在家吃饭了,他就去买只脱骨鸡。哎呀,原来这脱骨鸡,吃的不仅仅是松软可口的味道,更是一种亲情,一种爱呀! 这些天姑姑张罗着,要请一大家子人来县城吃饭。我想了半天,疫情之火还没全部扑灭,不如提议去东关的杨树林吃鸡好了!那里僻静,人也不多,炖个两只鸡,再点上七八个素菜,完了,再小酌一杯解千愁啊! 舌尖上的镇平有着多少锁不住的乡愁啊! 倘若有一天,你累了,想我了,我们就相约当个吃货吧!货不多,一只烧鸡一只鹅,两个三个小素菜,五垛山黄酒来助兴,干了!倘若我们走散了,突然哪一天在羊肉汤馆,亦或山庄碰见了,会不会轻轻地问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来源:涅阳文学编辑:黄磊磊 玉乡镇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fbfw/11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济宁的槐花开了,又到了吃槐花的季节
- 下一篇文章: 清明节去农村踏青,这几种野菜你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