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夏》中曾写道“春过谷雨春方尽,夏尽小满夏已荫。密丛槐花香一路,熟落桑葚沾满襟”。桑果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也许非常陌生,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乡村孩子来说那是多么熟悉的一种果子。它对于我们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不用花钱,而且好吃,还能让我们体会到采摘的快乐。初夏的时光流着流着,桑葚熟啦。

我的家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是被称作“桑葚之乡”的西邑乡。桑葚又叫桑果、桑枣、乌葚,桑果里富含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是“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桑葚成熟的季节,这时候会举行盛大的桑葚节。四面八方的人儿赶来庆祝,一睹桑葚节的热闹。每年桑葚节的这一天,热闹非凡,载歌载舞。农户们都摘了自家的桑果来贩卖,紫黑紫黑的,像一条条毛毛虫似的,颗粒饱满,让人看着就垂涎欲滴,所以来桑葚节的人都会买一些桑果,不管多少。桑果还可以制作桑葚酒,味甜可口,甚是好喝。今年有些遗憾,因为疫情原因,桑葚节不是很热闹。

趁着五一小长假的闲暇时光,我和妈妈去了附近的桑葚基地采摘桑果。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仿佛自己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中,心旷神怡。这一刻,作业、学习的压力瞬间抛之脑后,消散全无了。在夏日暖阳的照射下,片片桑叶翠绿欲滴,一个个大的小的桑果缀满了枝头,青的、红的、紫黑的,好看极了。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漫山遍野的桑葚树随风轻摇,好似在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桑园里来摘桑果的人好多啊,我拿起一个篮子,立马去摘桑果了。我看到别人摘的都是紫黑色的,我也学着去摘,结果出手过重,用力过猛,桑果就碎了,紫色的桑果汁溅了我一手。我马上用纸巾擦擦手,又重新摘了一个放到嘴里,甜,够甜,太甜了,真好吃,汁水将我的嘴唇染上了紫斑,但是我依然停不下来,乐滋滋的,津津有味。

人们赞美春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但请不要忘记桑树,桑树是春蚕的奶娘,桑叶是春蚕的乳汁,没有桑树就没有春蚕。“唯桑与梓,必恭必敬”就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的祖先见了前人种的桑树与梓树生出的崇敬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桑梓”成为了家乡的代名词。桑树朴实无华,平平凡凡,本质高尚,不花枝招展,不垂枝献媚,乐于奉献,养育蚕儿,丝织绫罗。桑树全身是宝,桑叶养蚕,桑树制作家具,枝条可编箩筐,茎皮纤维可供织布和造纸,桑果可食用、酿酒、入酒。

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财富,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美好的桑树,不悲生命的悲痛,不计名利的得失,不屈生命的权贵,不耻荣辱的沉浮,迎接风风雨雨,出没生生世世,永恒年年岁岁。

赵宏销

作者系保山第九中学高一年级71班学生

指导教师:王绍艳

供图:西邑乡

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来源于作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fbfw/1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