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历史悠久,古风浓郁,既尝风气之先,又袭千年古韵。世代相承的方言,珍存了先祖的遗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我们循着方言这个时光隧道,回溯久远的世界,探寻祖先的生活,感受这片古老土地的文化根脉。《龙口趣话》,说古谈今,方言俚语,世道大千,诚征稿源,欢迎献作。

各位小伙伴们

在我们大龙口

除了新鲜的海鲜

清新的空气

另外感受到“黄县话”的魅力了吗?

具有地方特色的

方言

令人感到十分有趣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黄县话小段子

菜片片与菜饼儿

“菜片片”这名字起得有点莫名其妙。

在黄县话里,“片片”就是苞米面饼儿。和好的片片汤(要按比例加上豆面,与打米汤的打汤粗细也不一样)拍成饼状,贴在烧热的锅边上(冷锅贴不住,会出溜下去),锅底烧着热水,连煿带蒸而熟,黄县话称这为“烀饼儿”“烀片片”。烀出的片片长宽而扁,大的比男人的鞋底都大,这也是片片得名的原因。菜片片则是用片片汤做皮儿,包上菜馅的一种食品。苞米面儿黏性不如面粉,所以包菜片片还是需要点技巧的:先拍出面皮,放上菜馅,然后两手团着往上收拢,下面的皮厚,越往上越薄,最后搓揉成一个底是平的、上面是半球形的造型,样子和“气馏”差不多,所以称其为“菜团团”“菜圆圆”都可以,就是一点不像片片。

每到秋天萝卜和芥菜疙瘩下来的时候,老黄县人家家家要腌一麸酱缸咸菜(腌萝卜称“瓜唧”,腌芥菜疙瘩称“疙瘩”),切下来的萝卜缨儿芥菜缨儿洗净晾干,也可入缸腌,腌不了的就用来包菜片片,每到这个季节家家都要吃几顿菜片片的。下剩的晒干打捆,叫作“黄菜”,冬季和春上没什么菜吃的时候,用开水料一料,可以接长补短儿。黄菜主要也是用来包菜片片,除此之外,萝卜丝儿、春天的柳树芽儿、山马蛛儿菜、老母猪呱嗒儿(学名泥胡菜)、麦蒿、大卤儿面(学名麦瓶草)、扫帚草儿(学名地肤)、槐花、灰菜,都可以料了做菜馅。能炒着吃的细菜,一般不用来包菜片片(连大白菜都舍不得用)。那些吃口粗涩的野菜,配上苞米面儿的粗粝外皮,更是显出一股乡野之气。比起包子、饺子,菜片片可称得上是大肚能容,多吃野菜少吃粮,是过去的人们度过春荒的不二法宝。菜片片讲究的皮薄菜多,咬一口还见不着菜那是败家娘们干的活。还有更省粮食的做法,料好的野菜放凉水里浸过几遍,箍成一团一团的,黄县话叫“菜团儿”“菜蛋儿”,在面板上筛上苞米面,拿菜蛋儿滚来滚去,这称为“滚菜蛋儿”,菜蛋儿外面裹上一层苞米面,上屉蒸熟,吃的时候得捧着吃,一不小心就散儿架喽。

菜片片和滚菜蛋儿都是用面包菜,还有一种路数是面菜合一。把黄菜、野菜用刀揽巴揽巴(用菠菜、大葱、青菜等剁巴剁巴也可以,没有一定之规,想怎么混搭就怎么混搭),与苞米面儿和在一起,少加点盐,做成片片的形状在锅边烀熟或上锅蒸熟,黄县话叫作“菜饼儿”,也有叫“菜干粮”的。因为苞米面儿里掺了菜,咬一口特别疏松,菜香面香混在一起,还有点咸攒攒的味道,又好吃又营养健康。如果做成窝窝头的形状,黄县话叫“菜气馏”。不要小看形状的改变,同样一盆面,炸出的面鱼儿和油条味道绝不一样,同样的菜拌和苞米面儿,做出的菜饼儿是菜饼儿味,菜气馏是菜气馏味,所以最好两样都做,一锅蒸熟,吃个菜饼儿,再吃个菜气馏,口味会更加丰富。

作者:王东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fzfs/1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