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们的喜爱。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首先是视觉描写。“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看的顺序是由远及近。

其次是听觉描写。“‘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运用了拟声词“嗡嗡嗡……”和“啪啪啪……”,形象生动。

再次是嗅觉描写。“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对香气的描写也是由远及近,清香——纯香——浓香——香气扑鼻,这样描写,让人沉醉在槐花的香味之中。

第二自然段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讲述了小朋友沉醉在槐乡树下。槐花开放的季节,小朋友走近槐乡,就会被槐花的香气醉倒。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仔细体会“傻乎乎”、“卧”、“不想回家”这几个词语,是对小朋友沉醉在槐乡树下的最好诠释。

第二层接着讲槐花的两种吃法。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第3层讲述了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第3段,写槐乡五月姑娘和小伙子们高兴、愉快的心情。分别写了姑娘别槐花、戴槐花;小伙子口袋里装槐花、手上拿槐花、嘴里吃槐花。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因为五月的槐花盛开了,形态可爱,香味诱人,这时候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采花做饭享受花香,用槐花饭来招待客人,装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槐花是洁白无瑕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的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自然地抒发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槐乡五月》是一篇清新隽永的美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qxhj/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