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散忆39一种美味胜过荠菜的野菜
文/巴暘 除了树上长的柳芽、榆钱、槐花,家乡的田地里也有很多能吃的野生美味。记忆最深的是一种叫做“水萝卜廓”的野菜,“水萝卜廓“是家乡人对它的叫法,家乡话里常把”棵“字读成”廓“音,就像”一棵树“,用家乡话读就是”一廓树“,”水萝卜廓“稍微正式一点的叫法应该就是”水萝卜棵“,说”稍微正式“,是因为这个名字也不是它的学名,只是民间对它的一种普遍叫法。究竟它的正式学名是什么,相信不是搞植物学的没有几个人清楚,大家只知道”水萝卜棵“是一种美味的野菜,每年冬春交替之际可去麦田里采摘,至于它在书上的学名叫什么,管它呢! 我也是一样,很久以来,只知道”水萝卜廓“是儿时最常吃的野菜,虽然现在已经有二十来年没有见过和吃过,但还是经常的想起它,特别是在初春季节,至于它到底叫什么,那真的不重要。不过现在突然想写写这种野菜,想多搜集些图片,就免不得要弄清楚它的学名究竟是什么。 先试着在度娘上搜索一下”水萝卜廓“,一无所获,毕竟这是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叫法,再试试”水萝卜棵“,居然还能搜到那么一丁点信息,有个网友在”植物“的贴吧里发帖询问:”有一种我们这里叫”水萝卜棵“的野草,求学名?”,下面的网友回答的五花八门,有说是“诸葛菜”的,有说是“蓝香芥”的,有说“米瓦罐”的,我试着搜索下图片,都不像,有个网友叫“河南姜老师”的说:“就是叫离子草。豫东有谚语:水萝卜棵(kuo),打豆沫,越打越好喝。是一种美味野菜,我们这儿多蒸食,很好吃。回想起来,真怀念啊!”,这个名字,“水萝卜棵(kuo)”,让我眼前一亮,正是我家乡的标准叫法嘛,音都一个样,想想应该就是它了,“离子草”,赶紧搜一下离子草的图片,别说,还真和儿时记忆中的“水萝卜廓”长的差不多。 接下来还搜到一篇搜狐上的文章:“春天麦地里几近消逝的野菜,你认识几种?”,这篇文章里正儿八经的提到这种名叫“水萝卜棵”的野菜:“水萝卜棵也是老家麦地里比较有名的一种野菜,学名叫马康草,有的地方也叫水扑楞棵、涩荠菜、大荠菜。其种子和冬小麦一起发芽生长,等到开春麦苗返青之时,有雨有阳光,麦垄间指甲盖大的水萝卜棵迅速长大,三五天时间就长成小孩巴掌那么大。”,这情况,说的太对了,正是记忆中儿时的“水萝卜棵”。 根据这篇文章,搜索一下“马康草”,却进入到百度百科“涩荠”的条目,一看,果真不错,原来“水萝卜棵”的真正学名叫做“涩荠”,又名马康草、水萝卜棵,离子草等,这下总算是弄清楚了。 家乡麦田里最常见的野菜就是水萝卜棵,它几乎是和麦子同步的生长,深秋麦子发芽以后,在麦垄里就会有零零星星的水萝卜棵发出嫩苗。到了冬天,它和麦子一样,进入了蛰伏期,不再生长。等冰雪消融,大地解冻,水萝卜棵似乎比麦子更早的返青,它通常紧紧的贴着地面,叶子向四周长开,最终长成一棵大扑棱。这时就是采挖水萝卜棵的好时候,再晚了他就会向上生长,逐渐发叉,长出一根根长茎,茎的顶端起苔,然后开出一朵朵蓝紫色的小花。所以吃水萝卜棵一定要趁早,在整株还塌趴在地面,没有向上出庭长茎时,就要把它们剜出来,这是水萝卜棵最为鲜嫩,最为好吃的时候。 作者巴暘,感谢阅读,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11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吃花,秋吃果,春天宁可不吃肉也要吃
- 下一篇文章: 故乡的树冯美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