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春天吃进嘴里,记一碗槐花饭
北京医院治酒渣鼻 http://m.39.net/pf/a_9200016.html 昨天打电话给老家的母亲,母亲正好在大姐家里。因为母亲用的是“老人机”,无法视频,只能用来通话,于是给大姐打了视频。 视频里母亲正在和大姐吃蒸槐花饭,没成想就是这样一道简单的家乡饭菜,竟唤醒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思乡之情。那是关于孩提时代一碗槐花饭的记忆…… 儿时的记忆中,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有一颗洋槐树,或高大或矮小,或直挺或弯曲,这些分布于村子四周的洋槐树,成为了我儿时最深刻的印象之一。特别是在每年四月到来时,村里的人无论老幼在经过洋槐树下时,都会下意识地抬起头来盯着刚冒出来的洋槐树叶仔细端详半天,看看洋槐花开了没有,这似乎成了那个四月天里村里人的一种固有习惯。 于是,那时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每天放学后第一事情就是跑到洋槐树下看看洋槐花开了没有?我们期待着、盼望着、等待着,眼看着槐树的叶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看着在那嫩绿的叶子包裹下开始长出一串串,一骨朵一骨朵的花缀时,我们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心想再过几天就可以上树采摘洋槐花了,可以吃上蒸槐花饭了,每每想到这里,心里就越是按捺不住兴奋与激动,期望洋槐花快些盛开才好…… “叶圆微风动,干细愈显强,刚见枝头嫩,又见槐花香。”在四月一个不经意的早上,槐花盛开了,它来得那么突然,开得那么热情,一串串槐花,洁白如玉,均匀有序地簇拥在细软的梗上,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在春风中荡漾,喧闹嬉戏出春天的模样,引得蜜蜂也在这馨香之间不停地忙碌。簇簇白花若隐若现掩藏在绿叶里,远看如画,完美地融入到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在这个“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四月时分,走在乡间,槐花香气四溢,氤氲在空气中,和着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这是我们家乡四月特有的味道。 记得儿时,在那槐花盛开的日子里,可以说是我们村里最为喜庆的日子了。男女老少整天围在洋槐树的周围,用鼻子嗅那树上的花香。我们这些半的大孩子则扛起勾杆,挎上篮子,朝洋槐树走去。那些矮一些的洋槐树的槐花早已被人摘完,只剩下那些又高又粗的洋槐树上还密密麻麻的盛开着槐花。只见那些胆大的孩子脱掉鞋子,活像只猴子似的没几下就攀到了洋槐树杈上,羡慕的我们这些树下的孩子一个个投向祟拜的眼神。 只见那些坐在树杈上的孩子,开始不慌不忙地伸手采摘起了离身边近一些的槐花。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槐树上的长着的长长短短的针刺,用手捋一把槐花顿时塞进嘴里,咀嚼了起来,边吃边朝我们下边孩子吐舌头、作怪,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道:“哇,太香甜了,太好吃了……”馋的我们这些树底的人直流口水……等到他们吃饱了,满足了,才开始用勾杆折那些手够不着的地方,随着几声噼哩叭啦的树枝声响,槐花连带着枝杈从树上掉了下来,我们下边这些人开始争先恐后地跑上前去抢槐花吃。直到现在我仍旧记得,人生第一次生吃槐花时的味道,那好似将整个春天都吃进了嘴里,让人无味无穷,唇齿留香…… 我们一边吃一边将捋好的槐花放在脚边的篮子里,那些粉嫩的花骨朵堆砌起来,仿佛一篮子洁白的诗句。我们将采摘好的槐花带回家,就轮到了母亲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无论母亲是蒸槐花,闷槐花饭,还是熬槐花烫,煎槐花饼,都让我们垂涎欲滴……那种甜美的日子踏实而真切,那种幸福的味道我至今记忆犹新。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但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始终埋藏于心底深处。直到今天在看到母亲和大姐在吃槐花饭时,这种深埋心底深处的记忆一下子被槐花饭的香味勾了起来,久久的飘荡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thaituna.com/htbhjb/11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抓住春天的尾巴,做槐花煎饼关键在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